網頁

2016-03-18

念語文科系沒出路?出路是人自己走出來的

大學其實有無限可能,絕不會因為你讀了某一科系,就閉塞出路;也絕不會因為讀了某一科系,就前途無量無慮—出路是每個人一步一步踏出來的。
  前陣子收到學生的信,述說了選填個人申請志願時遇到的困難—國文與英文都有著出色表現的他,基於喜好,原本想填文學相關科系,卻未受到父母的贊同,他說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讀文學、讀語文沒什麼出路,認為沒必要花大學四年時間去念,或者建議對文學有非常強烈的興趣再說。他告訴我,這些聲音讓他有點不知所措,自己心中對於未來的工作還沒有特定目標,更難以說服他人為什麼要讀語文科系。最後在父母的建議下,全部填了財經系。
  「老師,我很想問你念了中文系之後有什麼看法跟建議嗎?」他的字中有迷惘。

  看著信,我想起六年前翻著招生簡章、捏著志願單的自己。

2016-03-15

探問

  今天鄭同僚老師聊到,為什麼我們沒辦法放下現有的事情,去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過著樸實卻滿足的生活呢?在那裡,東是日出,西是夕照,夜是月光或銀河與海風陪伴談天,每天都可以潛入海水和珊瑚對話,那裡蘊藏的生命之美讓人覺得順海而去也無憾。那裡一切自給自足,一整天聽浪觀浪也無妨,隨時都可以到別人家串門子,要找人吃飯聊天輕而易舉。這畫面與老子所謂的小國寡民、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已相去不遠。然而,為什麼,我們擁有那麼多要追求的事物,而無法選擇待在那樣的世界呢?
  ●
  老師說,做研究,其實最重要的是了解自我。Research不是僅僅向外探求,試圖陳述一些理論或現象,更是向內探索,試圖不斷詰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自己這樣想呢?
  ●
  例如想想,當事情一波接著一波來,為什麼有些讓人甘之如飴,有些令人食之無味?為什麼有些令人歡喜得想要沉溺,有些讓人尷尬得想要逃避?又例如為什麼,當李世石贏了AlphaGo,我會感動?
  例如想想:「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
  ●
  在〈髻〉這一課,琦君留下這個問題,今天接下欣儀的課,請學生分享對於這句話的解讀,有人說這話裡頭是無奈,有人說這話裡頭是豁達;有人說這話裡頭是悲觀,有人說這話裡頭是釋懷。我說,這些看似不同的感受,有沒有可能揉雜在一起呢?
  那是高中時的自己,讀不出來的感受吧。
  那是一種沒有解答的探問,而這就是人們終其一生的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