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05-20

觀影隨筆|愛.慕(Amour)

Amour / Michael Haneke/ 2012
觀影後,我想起幾米《地下鐵》音樂劇當中的歌——〈她的手像一隻驚慌的鴿子〉:
她的手像一隻驚慌的鴿子,躺在我的手中
好像牠從來不動,不必一直賣力飛翔
有時候,可以就是見牠的降落
降落在另一隻閃亮的手中
他說他累了,他說他想下車,他說他——
可是地球還是不停的旋轉。
雖然中文片名用了「愛慕」兩字,但法文片名其實僅僅是「Amour(愛)」。探討「愛」的電影何其多,題材與帕金森氏症或老年照顧有關者亦不少,然而,《Amour》卻用一種看似平凡的敘事方式,刻劃極痛的愛。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Amour》的配樂或音效極簡,優美的古典鋼琴樂聲總會嘎然而止,此外幾乎全為環境音。整部電影拍攝的空間從音樂廳到兩位年邁夫婦居住的房屋內,逐漸觀眾所見僅剩在長焦段鏡頭中乍看狹小、有壓迫感的房間或長廊;所聞僅剩反覆出現的腳步聲、衣物與物體的摩擦聲、杯盤輕輕碰撞聲、廚房或浴室的水聲。

在這個因為 Anna 病情加重而越加封閉的環境裡,Georges 的生活也漸漸走向窒息。因為愛,Georges 自始至終盡力陪伴 Anna,不選擇也不接受他人提出送去療養院的建議。因為愛,Georges 渴望 Anna 能夠活下來,這份渴望強烈到,當 Anna 閉口拒絕喝水,只對死亡有回應,Georges 忍不住搧了她一巴掌。可能終究也因為愛,當 Anna 呼喊著痛,Georges 輕聲述說自己的童年故事,並親手拉過枕頭,讓呼吸逐漸平緩的 Anna 窒息致死。

Georges 述說自己的童年時,提到若是快樂,就會在明信片上畫滿花;若是痛苦,就畫滿星星。而 Georges 最後為 Anna 準備的花束是——滿天星。

充滿痛苦的愛著,並非不愛。電影中,一隻鴿子兩度誤闖進屋,第一次 Georges 將鴿子趕走了,第二次  Georges 以披肩捉住了牠,緊緊抱在懷中。這隻鴿子與 Georges 的結局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當警察進入 Anna 的房內,問起那扇開啟的窗,我相信那是 Georges 為 Anna、為自己、也為了愛而開啟的窗,他終究放走了鴿子。

他們的女兒說,小時候喜歡偷聽父母做愛的聲音,因為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愛,然而那份「愛」豈止如此單純?Michael Haneke 描繪出立體、深邃的「愛」,讓觀眾得以看見 Anna 與 Georges——多麼平凡的名字,在音樂廳的座席上也無法被辨認的平凡——在其平凡的生活中,旁人無法體會、僅僅伴侶彼此能經歷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