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9-28

教師節快樂——向生命中的好老師致敬

因為不同的人會真是不同的事物......對我來說,「怎樣才是好的老師」是我一生都在探尋的問題......我曾希望我的教師生涯能為世界帶來更多和平與正義,但在我逐漸發現每一條道路都荊棘密布。
(當我思考做一名「好老師」時,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不斷地挑戰自身關於「什麼是善(什麼是好)」的假定信念。在下次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上面引述的兩段文字,是我時常提醒自己的話,也是我開始明白,要做為一位「好老師」必須反覆經歷什麼樣的挑戰與疼痛。教者在擁有並傳授專業或經驗的同時,必須不斷自我反詰:何謂「真理」?何謂「正確」?何謂「好」又何謂「善」?一位好老師辛苦之處,不僅在陪伴、教學、輔導、行政或研究等事務上,更在於這些選擇與行動的背後,由多強大又柔軟的心與哲思去支撐。
  面對處於不同年紀或生涯階段的學生,教者總有各式不同的喜悅與煩惱相應而生。即使是孔子,在世做為一名教師時,也非全然脫俗,孔子之所以被後世稱作「至聖先師」,其實是因為他永遠要求自己朝聖人之姿邁進,在未達到之前,學習便永無止盡。
  很高興在我的生命中,有許多老師成為我心中的一種模範,或帶給我好的影響,這些老師從不高高在上,而是能夠與學生對話,有時真的就一句話,便是一輩子。
  祝所有教育者——無論父母或教師——教師節快樂!

Lynn Fendler.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30, no. 5 (2011): 463-469

2015-09-24

【山東記遊】霧霾之夜

「歷史就是這樣創造的,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有一天他們會說不,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靜〈穹頂之下〉
  還記得抵達濟南機場那時,大約晚間八點,飯店遠在三小時的車程之外。在搖籃般的車上堅持著清醒,我直盯窗外好一陣子,對向車道被一輛輛貨車的長燈照得濛亮,霧霾讓光化作粒子,散在黑得失去遠方的夜路上,所見除了車道間的灌木,就是包圍車道的巨大柳樹。我們的車持續前進,不曾緩過,外頭任何一點光都創造影子,充斥整個車廂,那長路頓時恍若奇幻,近乎鬼魅,魍魎在睡,這是它的夢裡。我耳邊悠悠響起柴靜的口白,她說每個半夜趕路的車,都使每下一個白日汙染更重,然而他們還在呼吸,不得不呼吸,每一口氣卻都像把眼淚往肺裡吞。車前懸掛的鈴噹不時搖晃地響,不知是驅魔還是招魂。
  奇怪的是,之後幾日的白天大多有藍天,住泰山邊的那晚甚至見到了星星。我又想起柴靜問一個女孩:「你見過真正的星星嗎?」女孩搖頭說沒有。「你見過藍顏色的天嗎?」「見過藍一點的。」「你見過白雲嗎?」「沒有。」
  如今見到星星、藍天、白雲,不知道是逐步改善了,或者只是運氣特別好,原先準備的口罩也沒用上,但我仍忘不了蒙上霧霾的第一夜。這霧霾恐怕不只遍佈空氣,也存在於網路、媒體、學校、社會,甚或日常的每個角落,以及人心。
  他們問我們有沒有QQ、人人或者微信,不過一個海峽的距離,資訊或通訊卻是充滿阻礙。談及教育問題,他們說自己實在只求一家平安健康地活著,沒什麼抱負去顧及他人,即便知道偏鄉的一切資源困境,那裡終究是個太遙遠、太辛苦的地方,當可信任的非政府組織都不存在,幫助他人是太過天真的想法。他們說,自己只是普通人,我好像看見千年以來這龐大土地上的老百姓,一直是這樣生活的。翻牆,或者翻越這場久久不散的霧霾,仍不是簡單的事。
  願有日我們都堅持清醒地走出霧霾,讓霧霾消失,一起看見彼此,看見那星斗滿天。

2015-09-17

【山東記遊】朝聖——孔子老家曲阜:孔廟、孔府、孔林

2015.09.12 於濟南曲水亭巷
  九月八日到九月十二日,這五天算是和臉書、Google都絕緣了,因為和研究所的老師同學一起去了趟山東江蘇,發表論文兼遊歷。
  這是我第一次到「對岸」去,行程從第一天在飛機上看夕陽西下,隔日去徐州走進詩子山楚王陵,而後在江蘇師範大學歷經一天頗為精彩的兩岸論文發表會,再來參訪台兒莊古城的驚人重建之貌,更拜訪了孔子老家曲阜,到最後一天走過濟南賞大明湖也賞泉,劃下句點。
  這趟旅程令我印象深刻的,風景或歷史還是其次,主要是有機會和江蘇師大的學生交流,談話中政治、社會、教育都無須避諱,對彼此想法真誠的好奇,顯得格外珍貴。此外,還是「人」最吸引人。這一路上看到很多「人」,騎著各式造型電動車的、帶著鳥籠溜鳥的、聚在路邊打麻將的、販賣花花草草頭飾正夯的、也來景點旅遊的......對我來說,無論何處,最美的風景都是人。因為人的存在,地方才有了生命。

  而這趟旅途中見到最重量級的人,莫過於被稱作至聖先師的孔老夫子了——真正的朝聖,就是到曲阜見孔子。
曲阜孔府—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