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4

《見樹又見林》:試以社會學檢視學校、老師與學生的關係


  前陣子讀完傳說中社會學的入門經典《見樹又見林》,有不少想法,或者可以說——修正了以往不自覺忽視社會架構的思考方式。我想這本書中最為重要的觀念,在於我們必須時常意識到「我們總是在一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參與著社會生活」;我們必須在注意行為本身之外,進一步瞭解我們或他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附加著什麼,以及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創造改變,但必須提醒自己不要總落入「個人主義」的思維,因為無論我們自己是怎麼想的,只要作為某一種身份,我們就不僅僅是我們個人

  光是這樣講當然不太容易瞭解或接受,我們需要一些例子,這正是《見樹又見林》這本書精彩的地方,作者亞倫.強森用了許多就在我們生活之中的例子進行說明,而翻譯此書的譯者也非常用心,補充了不少台灣的實例,全書讀來輕鬆又充實。其中,最令我反思的例子,是關於「學校」、「老師」與「學生」,正好可以拿來重新檢視與反省我曾寫過的〈教育的食客與廚師〉〈放下身份預設的教室〉

  首先,關於「學校」。談到學校,浮現的是已經根深蒂固地烙在我們腦中的圖像:教室的桌椅、黑板、粉筆、老師、學生、教官、社團、走廊、操場、活動中心、固定時間響起的鐘聲、校規、成績、作業、暑假、寒假、朝會、制服、畢業......。亞倫.強森是這麼說明的:
我們可以把學校想成是我們之外的某個東西,是『它』,而不是『我』,也不是『我們』。人們去上『它』,人們在『它』裡工作,但人們不是『它』,『它』也不是人們。
這就是所謂的社會「體系」,然而「體系」並非固定不變的,體系需要人們進入並且有所行動才會運作起來,也就是說人們如何參與其中,會影響「它」呈現的樣貌,進一步說:
「學校」指的其實就是我們認為自己「在學校」的種種作為。
〈放下身份預設的教室〉中我所寫到的「身份預設」及「期待」,就是我們認為在學校應該發生的事情,也是學校這個體系給其中人們的一些限制,然而,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不在這些預設或期待中的事情,這些事情會如何發展,端看身處其中的人們有何作為。這相當有趣,從這個角度來看,若真有個能夠放下身份預設的教室,大部分的人大概不會認為那是「教室」,因為那與我們腦中深深烙印的「教室」的圖像大不相同;更有趣的是,翻轉教學、學思達、學習共同體或是其他近來蓬勃發展的這些教學方法,其實正在改變「教室」的圖像,更早之前,人本、華德福、蒙特梭利、均一或森林小學等等,也讓「學校」有了不同的面貌。


  那麼,關於「老師」「學生」呢?亞倫.強森寫道:
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不可能平等的,因為那些決定了他們在體系中所處位置的角色,本質上就是不平等的,也沒有辦法被拉平。老師控制了打分數的權力和其他有價值的獎賞,不管他用不用這些手段來威逼誘使學生順服,這些權力都自動被包含在師生關係根本的設計裡;只要是老師,就必然擁有這些權力。
閱讀到這一段落時,眼睛為之一亮,因為我想起自己寫〈教育的食客與廚師〉時並沒有想到這些,我那時對於老師、學生及學校的關係的想像是與現實不太相符,我只能算是提出「將學校視為由行政、教師及學生(包含家長)共同經營的企業」這樣的理想,而非正視並反省了現行的學校體系中,老師與學生的關係。

  回想實習期間,其實「實習老師」與「正式教師」之所以有區別,正是因為在本質上兩者所擁有的權力不同:「正式教師」有對學生評分與獎懲的權力,「實習老師」並沒有。然而,這也是「實習老師」的身份有些微妙,卻也因此能和學生更為接近的原因。作為「實習老師」時,因為沒有實質的權力(與義務),所以我們並不像一般而言「真正的老師」,學生們心裡也都知道,「實習老師」不會給他們打分數,也無法決定他們會不會被當,所以「實習老師」比較像是來教幾堂課、來陪伴學生的學長姐,相對就親切起來了。有幾次下課鐘響,學生來問我問題,即使我顯然不會比老師專業,部分學生卻不是選擇先詢問老師,似乎就能反映這個原因。

  可是,有可能化解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權力不對等嗎?或者,這樣的權力不對等是否必要存在?若失去法定權威,是否老師就失去對學生管束的方法?然而,對學生加以限制與規範,又是否是必要的?權力的不對等存在於我們社會的各個體系之中,那麼學校中的權力不對等,是否只是為了讓學生社會化?這些問題並不如表面看來的簡單,並不只是「是」或「否」啊。
  我想起閱讀《沒有圍牆的學校》時,深感佩服,要打造一所透過師生相互協商、摩擦、辯論直到產生共識的自治學校,需要勇氣與堅持,但在那所學校裡發生的故事,顯得特別真誠而動人,在那裡,老師與學生都在學習「做一個人」以及「與人相處」,而不是教條式的社會化。當然,這樣的學校會遇到的困難,與要為此付出的心力,不是任何其他學校都能承擔的,學校之所以複雜,就是在於人,當學生一多,老師也多,相關的家長更多,行政人員亦少不了,當各種人的因素與體系相互影響運作,也會成為彼此的制約或牽制,但也因此,我們必須時常重新檢視這些「制約」或「牽制」是否合理;必須檢視自己在這樣的體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也必須思考在這樣的關係中,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書中,亞倫.強森告訴我們:我們的選擇無時無刻都受到「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所影響,但是當我們能夠看到那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能夠發現人們如何在這樣的世界中互動,並產生關連與關係,我們仍有機會以我們自身的行動,打破體系約定成俗的樣貌,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也都無時無刻影響著那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