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給學生的感謝與期許:付出真誠與願意,一起成長


  因為個人職涯規劃與選擇,前陣子告訴體育班的學生,教他們國文的日子就到這學期結束了。在最後一堂課之前,我讓學生提問,有學生這麼問:為什麼你想當「國文老師」?讀書時就有想過當老師嗎?你對我們班有何感想?教我們是什麼心情?你覺得在我們身上有找到當初想教學的感覺嗎?
  我很感謝學生這麼問,這裡頭多少透露出他們對我的好奇,以及他們想知道「我怎麼看待他們」。這些問題讓我有理由再對他們多說幾句話,儘管說得很像說教,但我也真心想告訴他們,這些想法正是這一年來我這樣實踐教學的原因,是我目前處世的態度,也是我對他們的期許。
  我在最後一堂課,坦然告訴學生,雖然並非每堂課都很順利,有時我仍會因為他們的吵鬧或太過死氣沉沉有些不愉快,但是,如同曾對他們說的,每一堂課對我來說都像一場比賽,重點不是這次贏了或輸了,而是思考比賽精采嗎?自己盡力了嗎?還有哪些可以進步的地方?最重要的不是那一堂課是否成功,而是長期來看,我們是否一起成長?而我認為,我們真的都有成長,這就是我最初「想教學的感覺」。

2017-06-27

每個人述說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真實

  如果把各種事件都視為文本,自然能接受「不同讀者將各自解讀」這件事。
  以此為前提,當我們作為身在文本當中,甚至創造文本的人,要嘛非常小心地避免造出可能會被過度解釋的文本(盡可能精確、舉證、邏輯分明),要嘛接納各種解讀。
  有時,讀者的解讀不一定會讓作者滿意,像是鄭愁予說〈錯誤〉寫的不是閨怨,而是他童年與母親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記憶,但是,這不等於教科書的解讀是「錯」的,因為這本無絕對的對錯,有的只是:讀者是否放入更多脈絡來進行解讀?例如作者的生平背景、創作談等等,若有,就有更大的可能貼近作者的想法。
  不過,在文學解讀中,作者的想法不見得重要,有時讀者能創造出更精采的解讀。然而,現實生活可不是這麼回事。現實中,儘管沒有絕對的「真相」,但是當各方證據充足,我們就能盡可能拼湊出「真實」。
  因此,現實事件中的作者只是聲稱「自己不是那樣想」,將是徒勞,除非有更豐富的證據。同時,作為讀者,要注意「所有解讀都應該有充分證據」(而且證據的來源越多元越好),絕不可口憑無據,當證據不充分,話就難以說死。
  此外,讀者也必須認知到:我們的解讀終究只是依據個人經驗與價值觀而來,不可能替他人代言。每個人述說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真實,因此交流與分享才有非凡價值,因為那能幫助我們發現真實的不同面向,進而不再只看到單一平面,而能看見立體的樣貌。
  當這些交流與分享都出於坦誠與善意,出於接納與理解,那個立體,或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飽滿的球體。

2017-06-24

【教學實驗室】小說課:小說曾說的那些事

嘗試以「小說」為主軸,以課本中的《紅樓夢》選文「劉姥姥」及賴和〈一桿稱仔〉為主要文本,並納入電影賞析與好書推薦,構成一系列的課程,期望藉此刺激學生思考:「人們為什麼要讀小說?」「人們為什麼要寫小說?」「是什麼讓一部小說成為不朽經典?」等問題。此篇記錄「小說課」的課程設計初衷,以及第一堂課的開場鋪墊,以及學生的一些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