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9

畢業紀念冊


  拿到沉甸甸的畢業紀念冊,儼然距離畢業又更近了一步。

  從大四上學期起初因為各種繁忙而對於畢編一職有些退卻,到安排大家棚拍、請大家寫給九九級的話、蒐集這三年多累積下來的照片、邀請老師寫祝福的話、煩請徐偉軒學長和星彤貢獻筆墨,而後請吳昭操刀為同學們畫上繽紛的背景和對話框,後期整天耗在大勇樓316費盡心思地排版,好趕在期限內完成。吳昭和我兩個完美主義者,為著每個細節琢磨的時間,終於成就了這24頁,雖然離心中的完美仍有距離,但最可貴的是這段時間的盡心盡力,好像讓我重新過了一次大學,重新認識了大家。細看每張照片、每個人的話語,以及回想在攝影棚內或歡樂大笑或些許尷尬,剎那間每個人都在發光,即便是我未能辨認的色彩,也都顯影在這24頁中了。

  難以言說的這份珍惜之情,只能靠著這些紙張與彩墨去說了。這樣細數一起走過的日子,畢業紀念冊的意義就再也非凡。願我們都能保留照片中那樣美好的笑容,長長久久。

2014-05-26

人之島


  到蘭嶼之前,花了很多時間蒐集資料、規劃行程,對於徒步旅行有很多想像,雖然知道可能走不完,但就抱著不勉強、去生活的想法出發了。

  飛機起飛時都還覺得不可思議。

  我非常喜歡飛機飛在海上的時刻,因為距離,浪花的移動變得緩慢,像一隻隻靈動的生物在藍色的大草原上覓食、奔馳。然後看見了島,人之島,蘭嶼。

  旅途開始之前,看了好多建議,所以帶上環保筷、浮潛不塗防曬乳液,當然也不在民宿和餐廳以外的地方留下垃圾。旅途中,因為胡校長的帶領與說明,而更認識蘭嶼,認識到這裡的族人怎麼對待樹木,怎麼看待海,也在旅途中因為許多素昧平生的蘭嶼人的招呼,而看見人與人之間可以多單純而友善,即使是從野銀部落到野銀冷泉短短的車程,或是等車時上涼台一起吹天然冷氣的時刻,以及不經意的「早安」、「晚安」和「你好」。慣於在城裡生活的人,起先還會為了這些親切心裡有所防備,我也只能就出發前做的功課,微笑地回應「Akokai」,用雅美語回聲你好。

  這裡的人們對彼此是友善的,對自然是崇敬的,這是和我們的生活多麼不同。如果能夠走得再慢一點,再多幾天讓我更勇敢一點,希望我也能主動說出「Akokai」以外的話,去更了解蘭嶼——這美麗的人之島——一些些也好。

  我會再來的,謝謝妳蘭嶼。

2014-05-25

對死刑的思考

  人對於「生命」有著特別的思考,且人心中有所謂的「尊嚴」、「自由」、「正義」這些概念,其他生物卻沒有。
  力量較弱的生物,往往依靠大量繁殖或大型群體存活下去,如昆蟲、魚、蛙、羊、馬等等;力量較強的生物,則無須大量繁殖,牠們的智能較高,變應能力較強,所組成的群體較小,如狼、獅子、猿猴等等。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的比例,以力量弱的物種個體數多,力量強的物種個體數較少,而達到一個平衡,儘管弱肉強食,力量弱的生物仍有辦法生存、繁衍下去,力量強的生物則另當別論。對牠們來說,這一切很單純,獵食是為了生存,交配是為了生存,只要能夠生存,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得到的,牠們的需求與慾望很單純。

  然而,人類卻不是如此。
  人類先天的「力量」並不算強而有力,智能卻非常高,智能就是人類的力量來源,原本人類也像那些力量強的動物,是少數個體組成小群體,也是吃飽就好,孩子長大就好,直到人類發現有些「想像的事情」他們也能想出辦法做到:他們能生火,能建築,能設陷阱,能種植,能計算,能發現各種生物及自然的某種規律和週期,能嘗試更多不同的食物,能馴養動物成為共存的工具,能創造交通工具以到達更遠的地方,能打造更穩固的房子保護更多的人,能醫治病患延長人的生命,能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奧妙之後發明越來越多便利的東西,於是人類有了機械,有了電,有了水泥,有了工廠,有了科技。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人類擁有好
奇心,擁有求知欲,擁有比其他所有物種都堅韌的慾望,因為人類覺得自己做得到。
  於是人類開始想像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甚至能夠長生不老,於是出現了法老王和皇帝這樣的地位,於是人變成了彼此的工具,滿足上位者的需求,好讓自己生存下去。這就是「利益」。而同時人們心中也衍生出了了人權、自由、和平的概念,有些人竭盡所能只為了救一個人,有些人犧牲性命只為更多後代的權益,有些人入世為求兼善天下,有些人隱世為求獨善其身,他們突然知道了,當人的個體數越來越龐大,當人出現階級,當人的慾望無窮而不斷往上爬,當人產生衝突與戰爭,當人最根本仍僅僅是為了生存下去,卻再也無法脫離追求慾望的詛咒......世界大同、小國寡民,這些理想都成為被一再重演的歷史殘害的夢想。但他們仍持續抱持著美好的想像,只為了有一天能夠實現。

  人類是如此奇怪,如此奇妙。
  所以我們才會討論「死刑」的問題。

2014-05-08

什麼是美感教育?

蔣偉寧昨到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專案報告美感教育計畫,立委陳學聖表示,桃園地區許多學校因缺交通經費,幾乎所有學生在國中畢業前都沒去過故宮,遑論北部以外的地方,尤其弱勢生想看國家級表演是難上加難。反觀台北市的孩子,公車捷運方便,想看展覽資源豐富。
陳學聖認為,教育部若能讓全國學生在國中畢業前都能學會一樣樂器、參訪過一次國家級博物館、並到兩廳院欣賞一次表演等,完成三項指標,美感教育政策才算落實。蔣偉寧當場正面回應,他表示將立刻對全國500萬名中小學生進行美感教育普查,再評估如何編列經費,讓每一名學生在國中畢業之前,都能完成三項指標。教育部規畫,未來將會推動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參與「藝術與美感知能研習課程」,成立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設置北、中、南、東「美感教育大學基地學校」,協助推動美感教育等。
看到這則新聞,你有什麼感覺呢?
  說真的,很荒謬。

2014-05-03

(No) Nukes?


  我對黃絲帶沒有任何意見,也覺得蔣公和石獅子綁上黃絲帶挺潮的XD 另一方面,我不會去說林義雄作秀,也不會稱其偉大,這是我一貫不願對政治人物做出人格評斷的原則。

  核能有很多問題存在,或者也可以說,能源是一個困難的議題,我不敢出來說我懂,只能盡量去看。針對核電中的各個環節,都有兩派說法,核電廠若要除役,也必然是所有人都要思考能否改變。
  有可能核電供給的部分完全不需要尋求替代能源,如果那真的是多餘的電,且不須那麼多的儲備電力的話(和一位經常去審電費的經濟系教授討論過後,得知因為核電比較便宜,運轉率高,算是CP值最高的電,所以大多用於民生用電,當然這部分可能還有待商榷)。或可能需要替代,那就得想想比較好且大家能接受的方式,若轉為火力發電,可能二氧化碳排放量會再提高;而台灣地小還會碰到很多再生能源上的困難,諸如風力發電亦不適合建設在離人們住處太近的地方,低頻噪音會影響健康;若想和別國買電,也因是是海島而很難牽線。以及,核電廠完全除役確實還是有可能需要漲電費。在諸多問題之中,如何選擇出最適合的一條路,仍是一個有待討論的難題。至於核廢料,恐怕是極大的問題,尤其是現階段顯然處理不當,將是千年禍害,這是我最難接受之處(不過也有資料表示蘭嶼的核廢料輻射並不如我們想像得那麼恐怖,影響並不大,以及核廢料與癌症的關聯亦尚未被證實),而核安,也是造成人惶人恐的主因,儘管亦有在核電廠工作的人表示安全無虞。其實我並不敢相信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完全安全的,這時就不免思考著「信任」與「恐懼」的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信任我們的政府呢,我們究竟該如何免除心中的恐懼呢。

  我不是什麼專家,所以不敢下什麼定論,也不敢完全相信任何一方的言論,我只知道,大家都想要一個安全、健康、穩定的生活環境,但也確實,要做到越完美,基本上要付出的代價仍然會越大,我們還是得從自身著手節能,得試著丟棄一些慾望。

  在充滿黃絲帶的校園,我期許自己能再多去傾聽一些,再多去對話一些,我還是多想相信著人的善意,能帶領我們到更好的地方。


//參考資料//(僅供參考,保持懷疑,小心求證)

反核方(反核四) 擁核方(核能釋疑) 政府方
認識:為什麼反核 核安三問-包你不再恐核 台電:核能看透透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核能流言終結者 經濟部:核電知識快易通
能源時代-德國再生的希望 廢核: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經濟部:確保核安 穩健減核
台灣核廢料問題 三方共同偵測蘭嶼環境輻射事件始末
為何我們要反核四  
討論資料
TED:談反核沒意義,現在要談的是廢核
各種發電方法的外部成本

2014-05-01

化成 來人


  說來也奇怪,國中時在士林夜市的舊書攤,什麼都沒挑,就挑了一本《周夢蝶世紀詩選》,那是我讀的第一本詩集。而我也記得在2009年的台北詩歌節,當台上朗讀完周夢蝶的詩,周夢蝶本人從座中緩緩站起,一位女生攙扶著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從第一排穿過中間走道走到最後一排離去,當時全場都起立致意,我遙遙望見,萬分激動。
  然而那是我第一次望見他,也是最後一次了。
  我曾經也想像有一天能讓他讀到我寫的詩,是無法實現了,卻也好,若實現了會顯得太不真實。亦記得觀賞「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化成再來人》時,覺得我所景仰的、遙不可及的詩人,是那樣真真實實,就像一隻蝶懸在空中,如夢似幻,卻擁有所有夢的質量。
「……
 我選擇行乎其所不得不行,而止乎其所當止。
 我選擇最後一人成究竟覺。
 我選擇不選擇。」
         ——周夢蝶〈我選擇〉

  或許不化為蝶,不化為莊,不化為來人,一即全,全為一,化為一切,化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