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

《教師效能訓練》: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5項訓練(上)

湯瑪斯.高登《教師效能訓練》
(2013新雨出版

如何有效的建立教導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
無疑是愉快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一環。
——

  湯瑪斯.高登最主要的兩本著作是《父母效能訓練》《教師效能訓練》。他所謂的「效能」,建立在「良好的關係」上。為了創造良好的關係,「溝通」就成了關鍵的課題
  在《教師效能訓練》中,高登說明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
  • 坦白或明朗,誠實無欺
  • 關心,彼此都知道自己為對方所重視
  • 彼此互相信賴
高登也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兩方互動相處時,應「允許另一方成長並發展其獨特的個性與創造力」,且彼此適應對方的需求。不過,我們都知道,在「父母與孩子」及「教師與學生」這兩種關係中,因為身分本身就產生了權力與期待的落差,所以要達到理想的互動關係,其實有賴自我覺察、學習和訓練。而《教師效能訓練》便提供了一些方法,我將其分為五個部分:
  一、了解自己的「接納線」
  二、小心「十二種溝通絆腳石」
  三、積極聆聽—捕捉弦外之音、表達「我訊息」
  四、一起找出我們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吧!
  五、成為一個「有效的顧問」

接下來,就分享這五項訓練的內涵,以及我的一些想法或啟發。由於資訊量頗大,文章會拉得很長,故分為上下兩篇分享,上篇為前三項,下篇為後兩項。此篇為上篇。


一、了解自己的「接納線」

  首先,我們應了解自己的「接納線」在哪裡。「接納線」是什麼呢?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底線」,我們所無法接受的行為,就是超過「接納線」的行為。我們可以畫一個方形,用接納線從中劃開,在接納線之上的是「可接受的行為」,接納線之下則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並標註學生的哪些行為是自己可以接受和無法接受的,如圖:
圖片來源:參考書中表格另行自製
要注意的是,接納線是變動的!教師本身的狀態、面對的學生、情況或環境的差別都會影響我們接納的限度。
  接著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我無法接受那些行為?」有時「不可接受」隱含了自身的價值觀。當我們要判斷一個行為有無問題時,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感覺,因此高登提醒我們,其實有一部分的無法接受,是我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學生的。如圖:
圖片來源:參考書中表格另行自製

高登認為「問題歸屬」很重要,教師應該自問:
  1. 「學生的行為對自己是否有任何實質、具體的影響?」
  2. 「覺得不可接納是因為感到自己受阻礙或傷害?」
  3. 「還是我不認為學生該有此行為或反應?」
如果感覺無法接受,是因為自己感覺受到阻礙或傷害,那其實是屬於老師的問題;如果是學生面對某事的行為或反應反常,那可能是屬於學生的問題。至於「無問題區」,則是高登認為「教與學的最佳區域」,在該情況下,學生能專心學,老師也能專心教。也就是說,在歸屬問題後,才能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回歸最好的教學情境。


二、小心「十二種溝通絆腳石」

  高登提出「十二種溝通絆腳石」,首次閱讀時相當震驚,因為有些話語真的太容易不小心脫口而出,還有些項目不免讓人在第一時間困惑:「這也是溝通的絆腳石嗎?」然而,若仔細覺察這些話語背後隱含的意義,就會發覺溝通必須更為小心。「十二種溝通絆腳石」如下:
  1. 命令、控制、指揮
  2. 警告、威脅(要是你想......,最好要......)
  3. 教訓、說教、說「應該」和「必須」
  4. 忠告、提供解決辦法或建議
  5. 教導、講論、推論(就事論事)
  6. 判斷、批評、不以為然、責備
  7. 中傷、歸類、諷刺
  8. 說明、分析、診斷(我看你是.......)
  9. 讚美、同意、肯定的評估(我相信你會想或能夠把它做好的)
  10. 解憂、同情、安慰、支持(我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可是一旦你動手做,就不那麼難了)
  11. 詢問、探詢、盤詰(你認為作業太難嗎?你花了多少時間?)
  12. 退卻、分散注意力、故作幽默、挖苦(讓我們回到課本上、看來有人好像不太對勁)
書中說明1至5屬於「解決式」,6至11屬於「貶抑式」,12則屬於「迂迴式」,而隱藏在這些話背後的想法是:你現在這樣不對/不好/不行/不合理你「應該」/「需要」改變我知道什麼對你是好的(而你自己大概沒有這個能力)。顯然,這些話打造了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話語權力不對等,進而產生對立。不妨仔細回想,當我們聽到上述十二種話語時,心底升起什麼樣的感覺或情緒?(我個人察覺那感受是反抗、焦慮和錯誤的自我期望。)這麼一來,或許就可以理解高登指出的「三個共同的誤解」
  1. 「提供事實或情報,加以教導,難道不是教師的主要功能嗎?」
    →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事實或資訊只會干擾學生解決問題的心理歷程
  2. 「人家就教我們要用讚美來鼓勵或嘉勉好行為的。」
    →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未必能聽進讚美(你根本不了解我);讚美不應作為手段;一旦得不到讚美,可能會否定自己。
  3. 「詢問是我們用以教學的一項最有價值的工具,為何無效?」
    →當一個人認為別人有意深入探索自己不願為他人所知的情感時,會覺得遭受威脅。不恰當的問題則會讓人覺得「你根本不了解我」。
我認為,上面三個共同誤解和表達的方式也有關係,我們不應讓讚美成為學生想要獲得的東西,也必須選擇精確而恰當的問題來了解學生,亦有提供事實或情報之必要的情形——當老師與學生處於無問題區,這些溝通都不至於成為嚴重的絆腳石。可是,當任何一方擁有問題,就不簡單了。我覺得要全然避免這「十二種溝通絆腳石」非常困難,對我來說,尤其是忠告、教導、讚美、支持、詢問這幾種方式。如果用「十二種溝通絆腳石」來檢視自己對學生或他人的言語,不免會發出冷汗,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訓練自己。


三、積極聆聽—捕捉弦外之音、表達「我訊息」

  那麼,我們盡力避免使用「十二種溝通絆腳石」之後,如何有更積極的作為,來促進師生間的溝通呢?高登提出另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積極聆聽
  有「積極聆聽」,就有「消極聆聽」,高登所謂的「消極聆聽」是沉默,而邁向「積極聆聽」有幾個階段,包括:
  1. 簡短自然地應答(包含肢體語言)
  2. 敲門磚(「你願意多講一些嗎?」、「這很有趣,要繼續說嗎?」、「我對你說得很感興趣。」、「看起來好像你很把它當作一回事。」、「你要不要談一談這件事?」)
  3. 積極聆聽(捕捉弦外之音、回應)
這是個乍看很簡單,卻也需要反覆練習的聆聽與溝通語言。當孩子說了一句話,其實經過了「憂慮→譯碼→語碼(訊息)」的過程,將其感受或狀態化為言語。積極聆聽就是幫助老師從學生釋放的訊息,一步步回溯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即解碼
  舉例來說,當孩子問:「我們是不是馬上要考試了?」若老師回應:「對,要考試了,把課本收起來。」或「怎麼,你還沒準備好嗎?」對話就難以繼續下去。高登認為解碼的過程需經過回饋與驗證,例如回應:「你擔心馬上就要考試了?」此時,就可能讓學生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感受。
  然而,我們很容易試圖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不是透過積極聆聽與精確的回饋驗證給予學生自己處理問題的空間。高登便說明了積極聆聽時,教師應有的認知:
  1. 教師對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深具信任感。
  2. 教師應能由衷地接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情感往往十分短暫,會不斷轉移。)
  3. 教師必須由衷地願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 對學生的煩惱應能感同身受,卻不能讓它變成自己的煩惱。
  5. 學生往往不能開門見山說出他的真正問題,積極聆聽幫助學生從表面深入探索。
  6. 對學生的隱私或秘密應給予尊重。
  7. 教師對學生最大的傷害就是急著讓學生免於被他們的問題困擾,如此一來就是否定了學生們重要的經驗:自己找出處理問題的解決辦法的重要性。
  不過,高登並未特別說明「如果學生主動尋求具體建議時,是否仍適用以問題回饋驗證的方式」,我認為,如果學生主動詢問考試技巧、求學歷程、學習方法等知識性或經驗性的問題,教師應該可正面回應學生的疑問,分享自己的見解或經驗,但仍需嘗試了解學生提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或感受。

  除此之外,高登強調教師在表達時,應使用「我訊息」,而非「你訊息」。「你訊息」是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對學生進行評估,而不涉及教師本身;「我訊息」則是達成「自我負責任訊息→評估自我→讓自己來承擔責任→產生親密感」的過程,讓教師從「虛偽的接納」轉為真實表達自己的感覺。
  很多時候這並不容易。教師經常和學生保留距離,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表述問題,而是直接進行處理。例如當學生上課吵鬧,教師往往會叫學生「不要講話」或「安靜」,而不是說:「各位這樣講話,影響到我講課了。」高登認為,教師應該表達學生的行為「對教師造成的問題是什麼」,而且是「報導」而非「判斷」,也就是說,不是評斷學生的行為是好或壞,而是指明該行為對教師實質或具體的影響,以及內心感受。因此,我們可以練習在學生影響到課程時,這麼說:「當我看到各位(做了或沒做某一行為)時,我感到.......」,或轉化為較為簡潔的表達方式(如一位老師在學生課堂吵鬧時,會說「各位吵到我了」)。
  (順帶一提,高登提醒教師在表達內心感受時,應排除「憤怒」,因為憤怒往往是次要感受,亦即,往往是困擾、難過、挫折、焦慮、緊張等感受引出憤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