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1

2017——重新建造

2017年的註腳——重新建造

  在 2017 的最後一周,台北難得以好天氣迎接人們。我如常散步前往辦公室,卻忽然留意到大巨蛋外側尚有三棵被平安留下的樹木,樹葉沉沉的綠中混著紅褐色,向上高處是反射著陽光的曲型鋼筋與藍天白雲。一點一點的,大巨蛋悄悄復工再建,樹木則在我們未曾留意時持續生長。我停了下來,拍下上頭那張照片。我將它標記為 2017 年的註腳——「重新建造」。
  記得有人說我們像是積木,由種種經歷、信念和特質組成,又在每一次崩垮後重組。然而我們遠比積木更為複雜,就像龐大的建築,依循某種法則設計,隨著時間推展建構,在某些自我辯證中停工,儘管甚少打掉重建,卻也不是不可能,或者僅是範圍的差異罷了。我頓時明白這一年在心底留下痕跡的時刻,都是建造過程中的小小里程碑,並且,僅僅自己知道而已。


2017-12-24

觀影隨筆|東方快車謀殺案


最初看到《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預告片,就挺想看看這部經典推理小說的改編電影。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相當著名,雖然不記得何時看過原著,不過我確實記得結局,因此觀賞電影時,只是想看看電影如何改編、欣賞眾星雲集的場面。事後看到一些評論,多將此部電影和原著或1974年電影版比較,這麼一來2017的電影版似乎就相形失色了,不過若是從未看過原著、完全不知道劇情的朋友,多半表示挺喜歡的。而我因為僅僅記得犯案手法,事先又未抱持太高期待,也挺享受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導演打造的東方快車,尤其場景與人物的美術設計、攝影效果都相當迷人,藉由改編情節特別凸顯的正義之辨與情感渲染亦能打動人心,只是推理的過程並非重點。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7-11-01

記憶書 #13-15

生命中有很多東西,能忘掉的叫過去,忘不掉的叫記憶。—海子

  「我以前被霸凌過啊,我沒說過嗎?」
  在被聲響填滿的KTV包廂裡,他們的眼睛轉向過來。
  「我的桌邊被插過一段刀片呢。」我作勢比出刀片的長度,用笑話的語氣說。
  接著一雙睜圓的眼睛問:「你做了什麼嗎?」

2017-10-15

觀影隨筆|銀翼殺手2049


還沒看1982年的經典作《銀翼殺手》,我就先看了《銀翼殺手2049》。或許正因那日觀賞沒有經典的光環、預設或比較,反而對《2049》本身留下強烈的感受。它不是快節奏的科幻動作片,而是慢節奏的呈現一個未來世界與(仿生)人的心理。如果細心品味,那樣的慢並不會帶來不耐,而會成為絕佳的情緒鋪墊。也無須擔心直接觀賞《2049》會看不懂,因為觀賞時心中會有的疑問大多和之前發生的事沒有重大關聯,電影本身終會撥雲見日,才得以自成一格,而且會讓人更好奇35年前《銀翼殺手》如何成為經典。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7-10-10

《非暴力溝通》:從覺察需求出發的溝通模式

Marshall B. Rosenberg(光啟文化,2009)
一旦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駁或論斷他人,我們便能發現內心的柔情,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全新的體會。
在Coach的課程中,講師推薦我們閱讀這本書,我很快就讀了半本,寫下不少筆記。作者馬歇爾.盧森堡記錄了許多案例,前幾章還附有小練習,讓讀者了解「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理念與方法,這些「愛的語言」不僅適用於和他人對話,也適用於和自己對話,因為這些語言圍繞著對於「需求」的傾聽與表達
閱讀時,我常常會回想起自己的日常用語,更加感受到語言的力量是那麼強大,卻藏在那般細微之處。我想,如果對於溝通與對話有興趣,或是有著困擾,很適合透過這本書沉澱、省思並嘗試改變。以下將閱讀筆記稍作整理,歡迎閱讀參考:)

2017-09-03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是逼迫成長,還是點燃孩子的天賦?

Dangal / Nitesh Tiwari / 2016
  前陣子剛好在課堂上讓學生觀賞《三個傻瓜》(3 Idiots,2009),設計關於敘事者、意象、情節安排、議題啟發等問題,提供不一樣的角度來欣賞眾人熟知的電影。此一活動進行得頗為成功,我也因此重新觀賞《三個傻瓜》,阿米爾罕(Aamir Khan)的演出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隔了幾周,幸運獲得機會,和包廳的兩個班級一起觀賞片長逼近三小時的《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2016),這次,不得不敬佩阿米爾罕對「父親」的詮釋,電影中張力十足的角力比賽畫面更是震撼,雖有部分橋段為了戲劇性而稍嫌老套,不過全片節奏明快、毫無冷場,動人處的沉默卻也拿捏得當,使得渲染力更為強烈!

*本文同步獨家刊登於ViewMovie ● 如需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7-08-29

自剖

  有次面談聊到我們常做的反思活動,老師說到自己不太容易與尚不熟悉的人坦露感受與想法,也順道問了我對於自我揭露的看法,我回應:這件事對我來說似乎沒什麼障礙,或許是因為習慣寫作吧——寫作就是不斷自剖。我能與第一次見面的人談曾經的挫敗,也能與關係不緊密的人聊恐懼與傷痛,若遇到愛問情感問題的人,我的回答也鮮少害臊,因此,朋友常覺得和我玩「真心話」很無聊,因為「真心話」的重頭戲從來就不是話語本身,而是不願說又得說的緊張尷尬侷促,是那些迫人自白的氣氛。

  在我看來,難的從來不是自剖,難的總是選擇語彙。

2017-07-07

【教學簡報設計】為什麼需要「設計」教學簡報?


前言:為何想談「教學簡報設計」?

  起初,製作簡報只是因為各種課堂報告,針對簡報的視覺呈現有所要求和學習,也只是因為自己對於美感有些個人堅持。後來,隨著工作所需,我發現PowerPoint的用途可以不只如此。我運用PPT製作簡單的平面設計,方便夥伴修改文字;我也在課堂上運用PPT,進行閱讀、國文、攝影的教學。
  因為這些經驗,我反覆在思考教學流程、準備簡報與嘗試實踐的過程中精進,有了些許心得,例如:什麼時候需要使用簡報?如何藉由簡報節省板書和講述的時間?如何運用簡報調控教學的時間和節奏?如何以簡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甚至間接培養美感?如何結合投影、板書、實物操作,讓教學流程更流暢?……我樂於挑戰這些問題,更樂於分享目前的經驗,因此撰寫這一系列文章,期待能有更多交流 :)

2017-06-29

給學生的感謝與期許:付出真誠與願意,一起成長


  因為個人職涯規劃與選擇,前陣子告訴體育班的學生,教他們國文的日子就到這學期結束了。在最後一堂課之前,我讓學生提問,有學生這麼問:為什麼你想當「國文老師」?讀書時就有想過當老師嗎?你對我們班有何感想?教我們是什麼心情?你覺得在我們身上有找到當初想教學的感覺嗎?
  我很感謝學生這麼問,這裡頭多少透露出他們對我的好奇,以及他們想知道「我怎麼看待他們」。這些問題讓我有理由再對他們多說幾句話,儘管說得很像說教,但我也真心想告訴他們,這些想法正是這一年來我這樣實踐教學的原因,是我目前處世的態度,也是我對他們的期許。
  我在最後一堂課,坦然告訴學生,雖然並非每堂課都很順利,有時我仍會因為他們的吵鬧或太過死氣沉沉有些不愉快,但是,如同曾對他們說的,每一堂課對我來說都像一場比賽,重點不是這次贏了或輸了,而是思考比賽精采嗎?自己盡力了嗎?還有哪些可以進步的地方?最重要的不是那一堂課是否成功,而是長期來看,我們是否一起成長?而我認為,我們真的都有成長,這就是我最初「想教學的感覺」。

2017-06-27

每個人述說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真實

  如果把各種事件都視為文本,自然能接受「不同讀者將各自解讀」這件事。
  以此為前提,當我們作為身在文本當中,甚至創造文本的人,要嘛非常小心地避免造出可能會被過度解釋的文本(盡可能精確、舉證、邏輯分明),要嘛接納各種解讀。
  有時,讀者的解讀不一定會讓作者滿意,像是鄭愁予說〈錯誤〉寫的不是閨怨,而是他童年與母親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記憶,但是,這不等於教科書的解讀是「錯」的,因為這本無絕對的對錯,有的只是:讀者是否放入更多脈絡來進行解讀?例如作者的生平背景、創作談等等,若有,就有更大的可能貼近作者的想法。
  不過,在文學解讀中,作者的想法不見得重要,有時讀者能創造出更精采的解讀。然而,現實生活可不是這麼回事。現實中,儘管沒有絕對的「真相」,但是當各方證據充足,我們就能盡可能拼湊出「真實」。
  因此,現實事件中的作者只是聲稱「自己不是那樣想」,將是徒勞,除非有更豐富的證據。同時,作為讀者,要注意「所有解讀都應該有充分證據」(而且證據的來源越多元越好),絕不可口憑無據,當證據不充分,話就難以說死。
  此外,讀者也必須認知到:我們的解讀終究只是依據個人經驗與價值觀而來,不可能替他人代言。每個人述說的,都是屬於自己的真實,因此交流與分享才有非凡價值,因為那能幫助我們發現真實的不同面向,進而不再只看到單一平面,而能看見立體的樣貌。
  當這些交流與分享都出於坦誠與善意,出於接納與理解,那個立體,或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飽滿的球體。

2017-06-24

【教學實驗室】小說課:小說曾說的那些事

嘗試以「小說」為主軸,以課本中的《紅樓夢》選文「劉姥姥」及賴和〈一桿稱仔〉為主要文本,並納入電影賞析與好書推薦,構成一系列的課程,期望藉此刺激學生思考:「人們為什麼要讀小說?」「人們為什麼要寫小說?」「是什麼讓一部小說成為不朽經典?」等問題。此篇記錄「小說課」的課程設計初衷,以及第一堂課的開場鋪墊,以及學生的一些回饋。

2017-05-23

《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研究「好老師」的漫漫長路

Elizabeth Green(經濟新潮社,2016)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很長,原本的英文書名也不短,但我覺得較能精準表達此書的內容與目的:Building a Better Teacher: How Teaching Works (and How to Teach It to Everyone),直譯即是:「打造更好的老師: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好老師?」
這書名可能會讓讀者誤以為它是一本教學指南,事實上,這一問句更像是「研究問題」,作者的流暢筆法下,書寫的是美國針對大約自1975年起,針對這一問題逐漸開展的教學研究——不再僅僅視好老師為天生氣質所致,而是徹底探究可傳承、可經營、可學習的優秀教學技巧,以及能促成這些優秀教學成真的體制運作方式

本書的知名度似乎不高,但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許多收穫,是本好書。推薦給從事教育、教學相關研究,以及曾思考「何謂好老師」、「如何培育好老師」、「好老師如何教學」等問題的夥伴閱讀!

以下稍稍整理了我閱讀此書的收穫,分為六個部分:好老師天生論的迷思;教學是科學中的科學、藝術中的藝術;日本人的「授業道」;對紀律的思考;從教學技巧到學校體制——好老師是能夠培養出來的;好老師的影響力。不過這算是閱讀筆記的匯集,寫得不那麼精要,若有興趣,亦可先閱讀本書的推薦序:

2017-05-06

國文課:一場「對話」之旅(下)

◎本文應「國文課 ≠ 課文國」邀稿撰寫,全文分為三大部分:
【上篇】一、教師的必經之路——為什麼師資培育無法真正教會我們教學?
【上篇】二、國文老師的多重任務——語文、文學、文化通通包辦
【下篇】三、學生期待的國文課——從感受到詮釋都是為了對話

摘要

  此篇重現訪談高中生的部分內容,看看學生到底如何看待國文課進行的種種分析、解讀、問答,而這裡頭又藏著學生怎麼樣的心態與期待?師生在作為老師又有什麼樣的方式,能逐步開展不一樣的對話?
  書寫至最後,我認為一切的起點是:師生能否相信自己與彼此的感受、經驗、想法和詮釋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這份相信,將創造出「真正令學生安心的空間」,讓師生擁有勇氣面對不一定有標準答案的討論,不再擔心自己的回應「對不對」,而是思考對話是否「精采」;不再被動的等待作者訴說某些道理,而是主動共創文本的意義與價值。在這資訊紛亂、意見多元的社會,閱讀與詮釋的能力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真誠、更謹慎地與所有文本——無論是書本,或是生活與社會上發生的一切——好好地對話。

國文課:一場「對話」之旅(上)


前言

  雖然這周不僅要備課、要把段考考卷出完,還要打訪談逐字稿,但我還是努力響應了「國文課 ≠ 課文國」的邀稿,寫了這篇近六千字的落落長文。
   起初學長丟過來的問題涉及師培與教學現場的落差,以及「感受力」與「詮釋」如何在教育現場操作,為此我試著找出一條理路:從師資培育與教學現場的必然落差談教師的焦慮,再由此牽引出國文老師被賦予的多重任務(語文、文學、文化+知識、技能、情意)。然而,我們真正要問的,其實是「課程之父」泰勒(Ralph W. Tyler)早在1949年便提出的問題:「如果學生不打算成為某學科領域的專家,這個學科的知能能帶給他什麼?」
   如果學生不打算就讀中文系,不打算成為中華文化的研究者,不打算在閱讀一本小說之餘還進行文本分析,那麼,在國文課學習什麼,才對他有真正的貢獻?
  延續上述問題,下篇將訪談高中生的部分內容原音重現,看看學生到底如何看待國文課進行的種種分析、解讀、問答,而這裡頭又藏著學生怎麼樣的心態與期待?作為老師又有什麼樣的方式,能逐步開展不一樣的對話?
  我想,短時間內的梳理大概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卻也因此更感謝「國文課 ≠ 課文國」團隊願意向我這般小咖邀稿,真的是很好的學習!因為每一次分享,都是在對話,並且創造新的對話,而我更認為:對話是教學的本質,也是閱讀和詮釋的真諦。誠摯邀請大家一同交流喔!

◎全文分為三大部分:
【上篇】一、教師的必經之路——為什麼師資培育無法真正教會我們教學?
【上篇】二、國文老師的多重任務——語文、文學、文化通通包辦

2017-04-30

【教學實驗室】體育班的國文課——全中運相關報導比較與換位思考

  體育班因全中運(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停課三天,前後也有部分同學公假訓練或出賽。在這麼一段熱血,同時對於體育班學生別有意義的比賽時期後,馬上接著上文言文有點太慘忍,於是思考著能夠做為緩衝、銜接的課程設計。
  最後,我為各專項搜尋報導,並以兩篇並列的形式,引導學生閱讀、找出異同。此外,請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想想若自己身為選手,希望記者問哪方面的問題;如果是讀者,又會期待讀到什麼。完整課程運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學生看到與自身專長有關的報導,都讀得特別認真,閱讀及思考出來的成果也不錯,故在此留個紀錄~

2017-03-05

認識原住民族的土地正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懶人包製作歷程


  2月25日,瞥見政大學生交流版上的分享,得知了「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這個議題,巴奈、馬躍.比吼等人正在凱道上為原住民族的土地正義發聲抗議。那晚,我將馬躍.比吼分享的影片和文章都看了,哀戚感油然而生的同時,心念:我能做些什麼?
  2月26日,我開始參考馬躍.比吼撰寫的Q&A長文(了解原住民傳統領域的16題問答),構思懶人包的內容與圖文配置,再思考簡單的設計元素,並著手製作。
  2月27日上午,我做好懶人包v.1(第一版),請還不了解這個議題的哈士奇幫我看看,因此得到修正的建議:精簡、聚焦。於是,完成v.2(第二版),即是分享在「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活動頁面上的版本。
  通過活動頁面管理員的核可張貼成功後,那段時間讚或分享都寥寥無幾。但我仍然認為自己盡力在第一時間嘗試做出這份懶人包,是正確的決定,絕非浪費時間。
  而後的這一個禮拜,逐漸有訊息請求,都是想分享或運用懶人包而來同意的人,他們也貼心的邀請我加上屬名。到了3月3日,我收到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夥伴的訊息,而展開一段討論與學習,例如:「原住民族」原來是具有國際法地位的專有名詞,應以「原住民族」稱呼原住民族群體。我也更深刻地了解到,真的有許多原住民族人希望留在部落,希望在自己的家鄉尋找與發展工作機會,卻因土地的不正義而處處受限。
  討論過後,今天我再修改成了v.4(第四版)。同時,原住民在凱道上爭取土地正義已經11天,卻尚未獲得政府的回應。但是今天我也開始看見這個議題正逐漸擴散,我沒想到這個懶人包的分享數能超過100,能開始被更多人看見。
  我個人的心聲,其實都寫在「我不是原住民,這件事和我有什麼關係」那一頁了。我不是原住民,但我也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想在能力所及之處,關心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族群。
  我們都有力量。即便只有一點點,也不能放棄付出行動。請試著來了解更多,期盼大家持續關注、分享、甚至挺身而出 :)

2017-02-18

【教學實驗室】有感的詩教學:「詩意」與「意象」

本文為「樂府詩選」與「現代詩選」的前導課程【「詩意」與「意象」】的教學紀錄與省思。試圖以輕鬆的方式,融入流行音樂與廣告,讓學生感受「詩意」從何而來,「意象」又為何物,並初探讀者詮釋「象」背後之「意」,甚至成為創作者的可能性。全文內容包含:課程設計初衷、教學流程(含課用PPT)、教學歷程與實踐紀錄(含班級作品)與教學省思。

2017-02-08

《關鍵少數 Hidden Figures》:平等曾是一種不可能

Hidden Figures / Theodore Melfi / 2017
電影《關鍵少數》改編自書籍《Hidden Figures: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lack Women Mathematicians Who Helped Win the Space Race》,書名副標雖長,不過將主軸講得很清楚。這本書重新挖掘了1960年代太空競賽背後三位真實存在,卻隱沒於歷史的非裔女性:凱薩琳強生(Katherine G. 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 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 Jackson)。電影中,這三位極具才能且堅強的非裔女性,經由演員的演繹,生動地展現其性格與不凡。整部電影節奏明快流暢,在溫馨與幽默之間,有更多偏見、歧視與種族隔離之荒謬的細膩呈現,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觀賞,又在觀賞後不得不佩服她們的堅毅,也對現今社會有所反思。

本文同步獨家刊登於ViewMovie ● 如需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7-01-30

【教學實驗室】廉恥:此「恥」非彼「恥」——學做清醒的人

本文為〈廉恥〉一課的教學紀錄與省思。主軸為對於「恥」及「羞恥心」的思辨,探討「恥」在現代生活的意義,以及轉化為教學的實踐。全文內容包含:課前設立的學習目標、教學流程概要、亮點學習的思索歷程與實踐紀錄,以及課後的學生回饋與教學省思,並提供個人編製的講義,歡迎自由下載。

2017-01-28

新春愉快!


祝福大家雞年雞運到!chu、chu!(今年靈感之枯竭,只畫得出神奇寶貝的火雉雞)

2017-01-26

《優秀老師大不同:課堂上17件最重要的事》

Todd Whitaker(木馬文化,2013)

《優秀老師大不同:課堂上17件最重要的事》是本輕薄、文字簡潔、舉例得宜的教學書籍,可以再很輕鬆的心情下,快速閱讀完畢。作者藉由對「優秀老師」的觀察,以及其自身的教學與教育管理經驗,簡明扼要地寫下好老師會做到的事情,有些事情對老師而言可能再熟悉不過,但不致流於陳腔濫調。我認為其中亦有值得一再提醒自己、可加以檢視自身的提點,頗適合剛開始累積教學經驗的老師閱讀省思

以下我以自身觀點整理書中重點,隨記我的想法或經驗,並摘錄書末整理的17件事。

2017-01-19

成績的背後

能力不錯的學生,就算平時沒有認真投入課程,基本上也不太可能被當。然而,能力沒那麼好的學生,必須認真投入課程,並且盡量不缺交作業,才能確保過關。對國文感到困難的學生,即便嘗試努力,但若不夠細心,或無法維持積極,也很可能不及格,而最後可想而知,他們很可能慢慢全部變成消極者。或許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容易對有著聰明腦袋卻不認真的學生感到不滿......
  計算學生的學期成績後,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思考。
  三次段考各佔15/15/20,平時成績則佔總成績50%,各項成績列在excel上就可以一目瞭然看出學生在考試與平時參與的情況大致是如何,與自己上課時留下的印象來比對,可大致歸納出幾類學生。

2017-01-10

游在不知終點的水道——記論文計畫背後的苦悶、焦慮和堅持

  2016年過去了,許多回顧與展望在Facebook出現,我卻有點不知該從何回顧起,就這麼從12月到了1月,直到今天,完成了論文計畫口試,才覺得能寫了。
  2016年剛好是我的24歲,很多事情不清楚和犯太歲有無關係,只能說好在最後都邁向不錯的方向,而非直落谷底。2016充滿焦慮,有人說:「焦慮是一種恐懼感,它與未來的關係很大──你相信某種災難會在任何時刻發生。」這已經夠精準了,那些災難就是被捨棄、被傷害、無法達成目標與期待諸如此類,奇蹟的是,我還有足夠強韌的心志能夠在緊要關頭抵抗焦慮,而度過一個個浪頭,這真是一件值得感謝老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