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

觀影隨筆|東方快車謀殺案


最初看到《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預告片,就挺想看看這部經典推理小說的改編電影。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相當著名,雖然不記得何時看過原著,不過我確實記得結局,因此觀賞電影時,只是想看看電影如何改編、欣賞眾星雲集的場面。事後看到一些評論,多將此部電影和原著或1974年電影版比較,這麼一來2017的電影版似乎就相形失色了,不過若是從未看過原著、完全不知道劇情的朋友,多半表示挺喜歡的。而我因為僅僅記得犯案手法,事先又未抱持太高期待,也挺享受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導演打造的東方快車,尤其場景與人物的美術設計、攝影效果都相當迷人,藉由改編情節特別凸顯的正義之辨與情感渲染亦能打動人心,只是推理的過程並非重點。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不過基於對各種評論好奇,觀影後我又看了一遍小說,這才確認兩者最大差異,其實是「偵探赫丘勒.白羅的特質」。小說呈現的白羅是依靠對話、細聽每個人的證詞並動動他的灰色腦細胞來完成推理,極其冷靜理智,將一切都視為線索,而推理就是推理,別無其他能夠干擾他的因素。但肯尼斯布萊納自導自演的白羅顯然並非如此。這位白羅不僅注重平衡與真相,還在意正義與人情,擁有才智的同時,內心亦會糾結掙扎(甚至激動之處會拍桌)。我猜想,這和克莉絲蒂迷心中的白羅一定很不一樣吧!

但是,正因為電影中的白羅是這樣被塑造的,才能彰顯導演真正想藉由這個故事述說的意涵。這位白羅曾說,在他眼前是一個個破碎的靈魂,唯有破碎的靈魂才會傷害他人,而我們又要如何衡量無辜的亡魂、破碎的靈魂與殺害罪人之罪的重量呢?即便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偵探,也會為此動搖,甚至選擇將決定權交給琳達.艾登,成為人性的最終考驗,將情緒推至高點,頓時拉近了偵探和凡人的距離。

最終破碎的靈魂是否能夠從此得到平靜,我們無從得知,正義是什麼?良知又在哪裡?是電影留給我們的問題。就這一點,我仍願意說這部電影是不錯的。

觀影中沒能滿足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和劇本裡,無法讓每一位演員展現足夠的角色深度,以及少了精采的推理過程吧!只能說在導演的取捨下,推理在這部電影中,只是不重要的配角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