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al / Nitesh Tiwari / 2016 |
前陣子剛好在課堂上讓學生觀賞《三個傻瓜》(3 Idiots,2009),設計關於敘事者、意象、情節安排、議題啟發等問題,提供不一樣的角度來欣賞眾人熟知的電影。此一活動進行得頗為成功,我也因此重新觀賞《三個傻瓜》,阿米爾罕(Aamir Khan)的演出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隔了幾周,幸運獲得機會,和包廳的兩個班級一起觀賞片長逼近三小時的《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2016),這次,不得不敬佩阿米爾罕對「父親」的詮釋,電影中張力十足的角力比賽畫面更是震撼,雖有部分橋段為了戲劇性而稍嫌老套,不過全片節奏明快、毫無冷場,動人處的沉默卻也拿捏得當,使得渲染力更為強烈!
*本文同步獨家刊登於ViewMovie ● 如需轉載請先詢問確認*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執著於角力金牌的父親
觀賞電影時,首先讓我感動的的是:阿米爾罕所詮釋的「父親」,並不僅具有嚴父的表面形象,而是擁有強大執著的男人——曾是印度全國摔角冠軍,卻因經濟問題失去奪得世界金牌機會的瑪哈維亞(Mahavir Singh Phogat)。正因擁有實力,夢想破碎在心裡留下的痕跡更深,這便是電影一開始就以一場餐廳內的角力、對牆上獎牌的凝望、各種生兒偏方的嘗試所描繪出來的瑪哈維亞。
孩子誕生的喜悅,和夢想無以實現的失落,隨著一個個女兒出生,在內心的衝突更為強烈,電影的處理好在讓演員以表情與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看到女兒打倒男兒而眼睛為之一亮的神情更是亮眼!是的,就在那時,因夢想未能實現而誕生的執著,成為遠勝一切阻礙(性別刻板印象、他人訕笑、妻子不解)的強大力量——「無論是男孩拿到還是女孩拿,金牌就是金牌!」此後,阿米爾罕所詮釋的「父親」,更拾起「教練」的身分,要將內心的執著貫徹到底,絕不動搖。
「我只能在教練與父親之間擇一,當我是教練,我就要把父親這個角色放在次要。」阿米爾罕飾演的瑪哈維亞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內心「父親」和「教練」兩個身分的拉扯一直存在,從起初每天給女兒殘酷的訓練,到女兒成年後仍想從後推一把,瑪哈維亞收起「父親」的身分,成為嚴厲的「教練」,乍看這是「嚴父」的表現,其實如瑪哈維亞自言:「人生就是一場摔跤比賽。」兩種身分的激烈角力,潛藏在那張始終嚴肅、沉默的臉龐底下。
孩子誕生的喜悅,和夢想無以實現的失落,隨著一個個女兒出生,在內心的衝突更為強烈,電影的處理好在讓演員以表情與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看到女兒打倒男兒而眼睛為之一亮的神情更是亮眼!是的,就在那時,因夢想未能實現而誕生的執著,成為遠勝一切阻礙(性別刻板印象、他人訕笑、妻子不解)的強大力量——「無論是男孩拿到還是女孩拿,金牌就是金牌!」此後,阿米爾罕所詮釋的「父親」,更拾起「教練」的身分,要將內心的執著貫徹到底,絕不動搖。
「我只能在教練與父親之間擇一,當我是教練,我就要把父親這個角色放在次要。」阿米爾罕飾演的瑪哈維亞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內心「父親」和「教練」兩個身分的拉扯一直存在,從起初每天給女兒殘酷的訓練,到女兒成年後仍想從後推一把,瑪哈維亞收起「父親」的身分,成為嚴厲的「教練」,乍看這是「嚴父」的表現,其實如瑪哈維亞自言:「人生就是一場摔跤比賽。」兩種身分的激烈角力,潛藏在那張始終嚴肅、沉默的臉龐底下。
牽引觀眾同理的沉默時刻
在震撼人心的角力比賽場面之外,我認為電影中不多說、不說教的沉默,是最好的留白。瑪哈維亞這一角色,有許多沉默的時刻,收拾牆上的獎牌、照片、報導,他沉默;孩子出生了,他沉默;看著女兒的頭髮被剪去,他沉默;入夜時,背對房間望著外頭,他沉默;和大女兒吉塔角力後,他沉默;帶姪子去看女兒比賽錄影的路上,他沉默……這一沉默,反而更能牽引觀眾去設想、去同理此角色的內心感受。
最動人的,就是不斷在第一輪敗陣的吉塔在妹妹的鼓勵下,打電話回家,當她對著話筒哽咽地說:「爸爸,對不起。」話筒另一端的瑪哈維亞沉默,但那沉默裏頭不是一無所有,而有著滿眼眶的淚水,剎那就引起觀眾鼻酸。
有些人會討論,這位父親的作法真的好嗎?我覺得這個問題正好浮現在那些沉默中。「這樣做真的好嗎?對女兒好嗎?是正確的嗎?」這種懷疑,瑪哈維亞不可能沒有過,但極重自尊、並且深信女兒擁有實力與可能性的他,選擇把所有拉扯藏在沉默裡,這般感受就在對女兒沉默的凝望中,讓觀眾同理了。
同時,也因為經常沉默,不沉默的時刻更顯得獨特。電影中,瑪哈維亞兩次落淚,一次是吉塔打來道歉,一次是兩個女兒面臨被退學的危機,為了保住女兒的機會,他在向校方求情時落淚,當時他說一切都是「因為我這個爸爸太瘋狂」,我想這就是瑪哈維亞心中也有拉扯的另一證明。而他在女兒獲勝時的欣喜表情,以及最終說出「我以你為榮」,也才更顯深刻動人。
最動人的,就是不斷在第一輪敗陣的吉塔在妹妹的鼓勵下,打電話回家,當她對著話筒哽咽地說:「爸爸,對不起。」話筒另一端的瑪哈維亞沉默,但那沉默裏頭不是一無所有,而有著滿眼眶的淚水,剎那就引起觀眾鼻酸。
有些人會討論,這位父親的作法真的好嗎?我覺得這個問題正好浮現在那些沉默中。「這樣做真的好嗎?對女兒好嗎?是正確的嗎?」這種懷疑,瑪哈維亞不可能沒有過,但極重自尊、並且深信女兒擁有實力與可能性的他,選擇把所有拉扯藏在沉默裡,這般感受就在對女兒沉默的凝望中,讓觀眾同理了。
同時,也因為經常沉默,不沉默的時刻更顯得獨特。電影中,瑪哈維亞兩次落淚,一次是吉塔打來道歉,一次是兩個女兒面臨被退學的危機,為了保住女兒的機會,他在向校方求情時落淚,當時他說一切都是「因為我這個爸爸太瘋狂」,我想這就是瑪哈維亞心中也有拉扯的另一證明。而他在女兒獲勝時的欣喜表情,以及最終說出「我以你為榮」,也才更顯深刻動人。
多數時候,瑪哈維亞扳著嚴肅的臉沉默不語,讓旁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麼, 卻正是這種沉默,帶來試圖同理的的張力與可能性。 |
是逼迫成長,還是點燃孩子的天賦?
許多觀眾在愉快的觀影後,也不免嚴肅探討瑪哈維亞這樣的父親,算不算是將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加諸於女兒,強迫孩子執行極為嚴格的訓練,而不顧孩子的意願?
當瑪哈維亞發覺女兒很可能具有摔角的天賦,他說的是:「給我一年的時間嘗試。」「給我一年,若我錯了,我會永遠埋葬我的夢想。」那一年,兩個女兒一邊想著「爸你在摧毀我們的童年」,卻又不敢違抗父親,一邊因為內心的好勝與不服輸,終究沒有「真正的放棄」這條路。即使轉變心意、下定決心的轉折不全然讓人信服,電影仍用種種鋪墊加強了吉塔和巴比塔兩個女孩對於這條路的認同感——從「在比賽中獲得成就感」,走到「不再僅僅為了自己而堅持」:
唯有得到冠軍妳才會被記得,如果是銀牌時間一久妳就會被遺忘,妳要記得這不是妳一個人的勝利,也是全國女孩子的勝利,只有這樣妳才會被當成榜樣,其他女孩子的命運才有可能被改變。
無論觀眾是否認同瑪哈維亞的做法,我仍認為最重要的不是二分對錯,而是角色的內心掙扎與信念的自我增強,當父親相信自己在點燃孩子的天賦,而孩子也逐漸相信自己的潛能被激發,才有可能走出成功且長遠的路。
結語
整部電影最讓我思考最多的,是吉塔在最後一場比賽回想到父親對她們說過的話:
你們要學會拉自己一把,爸爸不可能永遠在旁邊救你們!
那一刻的畫面是瑪哈維亞要吉塔和巴比塔跳進河裡。於我而言,這就像一個隱喻,河水是未知而險惡的社會或未來,做為父母或教育者起初雖然會保護孩子不被河流帶走或傷害,但是真正的教育必須讓孩子學會拉自己一把,學會游出漩渦、抵抗那些洪水猛獸,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在孩子身邊,也不可能永遠有力量拉住孩子。
不過,難就難在,鍛鍊到什麼程度才足夠呢?學會了什麼才能好好生存下去呢?這個問題大概無法有個唯一、明確的答案,因為所有解答都藏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看見孩子的心,如瑪哈維亞、吉塔和巴比塔逐漸建立起共同的信念。
不過,難就難在,鍛鍊到什麼程度才足夠呢?學會了什麼才能好好生存下去呢?這個問題大概無法有個唯一、明確的答案,因為所有解答都藏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看見孩子的心,如瑪哈維亞、吉塔和巴比塔逐漸建立起共同的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