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議題討論設計:制服與服儀管理的那些事

  當教育部宣布往後「不得將學生服儀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出現了各種支持、反對、歡呼或煩惱的聲音,相關新聞與評論也層層疊高。其中,有些人會抨擊對這項新規定不滿的人,批評他們迂腐、保守等等,而這些被批評的人,大多是在職教師,然而,我認為校方或教師是要面對第一線所有麻煩的人,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會感到困擾而產生反彈的情緒是很自然的,在第一線能夠看到問題冒出來,卻不見得已經想到方法去應對,同時仍然承擔著教育學生的責任,想必老師們內心也很複雜。
   因此,我思考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作為這件事的教育機會,提供老師參考,讓老師能夠藉由引導學生一起思考這個議題,進而建立一個班級、一個學校的常規共識,促使衝突並不只是壓抑在權威之下,而是在思辨與溝通中進行交流、達到平衡。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可做模組化的抽換、組合,歡迎任何有興趣的教師自由修改運用!由於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所以也期待老師們提供建議,甚至是分享實行的狀況與感想 :)
—欲見問題設計之思考脈絡,以及可如何進行討論等想法,請按Read more—


  設計這一系列的問題時,我的思考脈絡如下:由學校之外的社會實例作為引子,逐步思考某些場域規定「制服」的原因,以及服儀外表如何帶給我們刻板印象,藉此與學校的狀況進行比對,思考學校規範服儀的目的與優缺點,再更貼近學生的心理,思考服儀上的與眾不同有何意義、在學校比較適合什麼樣的服裝,最後一起建立一種服儀上的共識。
  由此脈絡,我設計了7組問題,並製作成PPT,以下我依序分享自己可能會怎麼運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


第1組問題
1-1 你知道哪些職業會規定穿著制服嗎?
1-2 這些職業的制服有什麼功能呢?
第1組問題由社會實例開始,請學生舉例哪些職業會規定穿著制服,可能的答案包括警察、消防隊、醫護人員、空服人員、工程人員、軍人、餐廳廚師與服務生、連鎖商店等等。再思考這些職業的制服有何功能?必然是有什麼功能,才有必要規定統一的穿著,例如:為了讓消費者便於識別誰是服務人員、為了保護工作者、為了方便工作者執行工作內容等等,這個問題可由具體的職業例子,再進一步歸納共通點。


第2組問題
2-1 你能判斷這些人各是什麼職業嗎?
2-2 你為什麼這樣判斷?線索何在?和先前的經驗或印象有何關係?
2-3 這些印象從何而來?
第2組問題延續第1組問題,不過目的是導向服裝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先讓學生看看圖片,試著從服裝來判斷圖片中人們的職業,這部分可再增減不同職業的圖片;再問問學生為什麼如此判斷,這時可不斷追問學生的理由,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是來自過往的經驗與印象,包括自己親眼見過的、媒體中出現的、教科書中的圖畫等等,都影響了我們的判斷。然而,這樣依靠服裝外表的判斷雖然方便,卻也有其問題,故導入第3組問題。


第3組問題
3-0 我們能從外表或服儀評判一個人嗎?
在討論第3組問題前,需先觀賞一段影片,這部影片是可口可樂的廣告,讓五位不同身分的男人在黑暗中的餐桌坐成一圈,然後分別說明自己的職業什麼或喜歡做什麼,並讓其他人藉由這些資訊說說自己猜測對方可能的模樣。最後燈亮時,大家都很驚訝,重金屬樂手戴著眼鏡、穿著西裝,沒有染髮或刺青;喜愛阿拉伯文化的人穿著T恤,而非頭巾;飽讀詩書的男子滿臉滿身的刺青......
建議看完影片後,先請學生說說自己觀察到什麼、有什麼感想,再進入問題:「我們能從外表或服儀評判一個人嗎?」此時這個問題變得很有趣,我們會發現,縱然我們可以藉由服裝來判斷一些人的職業或身分,同時我們卻不能完全依賴人們的外表或服儀來評判他人。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思考外表與服儀的意義為何。如果在學校,我們又會從哪些地方去判斷他人的背景,或是評價他人的品味或性格?以及,這樣評判好嗎?


第4組問題
4-0 不過……職場和學校的制服是否有不同的意義呢?
4-1 學校需要制服嗎?why?
4-2 學校有制服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4-3 學校管制服儀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繞了那麼大一圈,我們必須回到學校來,從第4組問題開始,便是針對學校內部的服儀問題進行討論。必須先想一想,職場和學校的制服是否有不同的意義?如果仔細思考,會發覺職場中有契約關係,穿著包含在工作條件中,但學校卻不是這樣,穿著並不是受教育的條件,那麼,學校為什麼還要設計制服、管理服儀呢?
思考這個問題時,可請學生先個別或分組將紙張(或小白板)的兩半,分別寫上學校有制服或管制服儀的優點及缺點(可請學生回想一下和先前三組問題的關係),再一起統整於黑板(或PPT),而後全班一起檢視,說說對於這些優點與缺點有沒有任何疑問或意見,交流後,可能會得到一些和網路上眾人之意見有關的答案,例如:
優點:比較沒辦法從服儀判斷同學的背景、同學不會互相比較穿著、便於識別、有統一的美感......
缺點:難符合每位學生的個別需求、去除個別性、難配合天氣穿著適合的衣服......


第5組問題
5-1 你會想穿得與眾不同嗎?
5-2 在學校,怎麼穿算是與眾不同呢?
第5組問題有意針對第4組問題可能出現的缺點進行討論,即是當我們重視大家的個別性,是否也需要某個共識下的限度呢?
可先問問同學會不會想穿得與眾不同(這裡用「與眾不同」是為了表達得比較中性,也隱含沒有絕對的答案),同學可先把答案放在心裡,隨即一起思考「在學校怎麼穿算是與眾不同」,這部分的進行方式可以讓大家動起來,將桌椅排開,留出足以讓大家站著與移動的空間,中間用粉筆畫一條線(或用有色膠帶標示),右邊是認為「算是」,左邊是認為「不算」,站在線上則是「無法定奪」,然後用接下來一連串的投影片上的服裝提示,請學生選邊站,刺激同學們思考在不同人眼裡,「與眾不同」也是不同的


第6組問題
6-1 為什麼平時在路上很難看到穿著奇裝異服的人?(或過於裸露、特別前衛的穿著)
6-2 為什麼進高級飯店、舉行會議等場合不適合穿夾腳拖?
6-3 在學校,哪些穿著會讓你覺得不太適合?
第6組問題與第5組相似,但目的在於帶領學生思考「場合」與「社會常規」這回事,尤其可以追問,當我們在某些場合看到穿著不合時宜的人,他們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這樣的對待合理嗎?為什麼?進而與學校不得懲罰連結。
至於「在學校,哪些穿著會讓你覺得不太適合」,這個問題的進行方式可同第5組問題,藉此會看到每位學生的接受度其實不大相同,也能看出學生大致的共識。當遇到兩方意見特別拉鋸的項目時,可停下來讓兩方同學說明理由、相互提問,若有站在線上的同學,可請他們聽完兩方理由後,加以追問,再重新選擇立場。
最後可看看近日的相關新聞,想想看這些率先嘗試改變的同學的服儀適合嗎?會有什麼問題嗎?或者真的很OK呢?


第7組問題
7-1 如果遇到同學的穿著讓你無法認同,或感到不舒服,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7-2 如果我們班(或全校)要統一設計一套衣服,你希望是什麼樣子呢?
第7組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建立共識,一起思考如何創造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環境?以及,當有人無法接受時可以怎麼做,也許是意識到每個人的接受度不同而放寬心胸,也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請他人能夠對自己多一份顧慮。這部分可以同學討論,並用其他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例如有人想開冷氣,有些人不想開,該怎麼做?有人講話比較大聲,有同學無法承受時,又該怎麼做?
最後,也鼓勵學生發想、設計適合學生的衣服,期望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同學們的需求,進一步培養同理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