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觀影隨筆|從太空落地回到《羅馬》

ROMA / Alfonso Cuarón / 2018
有段時間我會寫「影評」,後來漸漸不再用「影評」二字,原因除了自覺無法給自己充裕的時間好好寫稿之外,更關鍵的是,我發現當我看完一部真正感動我、留下無比餘韻的電影,我其實無法去評論它,甚至難以用語言文字述說它,好像只剩下實際觀賞一途,才能深刻體會它的好(當然也是我的能力還不足以去評論它們。)。

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的《羅馬》(ROMA)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前陣子在家看電影,挑選了這位導演2013年的作品《地心引力》(Gravity),還記得當初《地心引力》上映時,聽聞非常多好評,但我那時沒時間去電影院看,心裡還暗自可惜,因為艾方索.柯朗這個大名,在大學修電影相關課程時,就因《人類之子》這部電影記起來了,對於「長鏡頭」的認識也是從那時開始。

想不到的是,那晚與哈士奇在漆黑的客廳一起看完《地心引力》,我們面面相覷,滿是疑惑。或許是期望太高,但《地心引力》在我們看來——真的還好。先別說那些物理上的錯誤,整體節奏就是在緊張(快要死定了)與冷靜(我要活下去)之間輪轉而已,更大的問題在於找來兩個大明星演主角,角色的性格與情感卻形塑得頗單薄,情緒實在堆疊不起來,很難動人。

總之《地心引力》讓我們很失望,也讓我在今夜觀賞《羅馬》後,覺得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級別的電影。如果都不知道導演是誰,我絕對不會認為是同一位導演的作品。也因此,絕不是因為《地心引力》讓人失望,才凸顯《羅馬》的好(畢竟我認為兩者難以相比),而是《羅馬》本身太好,好在太真實、太透徹,有太深的痛,又有太深的愛。

電影的主角是在墨西哥中產階級家庭擔任女傭的克萊奧,她自始至終都是個純粹良善的女性,對於工作與生活都沒有埋怨,即便受到男友捨棄與糟蹋,她也僅僅是悲傷。這個家中,男主人外遇離家後,女主人心中有憤慨,孩子心中有不解,懷了孕的克萊奧與他們在一起同甘共苦,卻也是一起懷著悲傷。

這份悲傷在許多眼淚裡刺痛我們,當克萊奧告訴女主人自己懷孕了,不知所措的流淚,害怕不能繼續留在這個家裡工作;當克萊奧的羊水破了,送她到醫院的祖母慌張的流淚,難以回應櫃台的提問;當克萊奧在急救產房,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急救無效,她抱著嬰孩流淚,艱難地讓醫護人員抱走孩子……而後,悲傷堆疊成了海浪,為了救回家中兩個快被海浪捲走的孩子,不會游泳的克萊奧走進海中,當他們回到岸上相擁,克萊奧哭著說:「我不想要她……我不想要她出生……」


那時,我原以為導演可能要讓某個生命再離開,但導演沒有這麼做,而是讓所有悲傷在海浪聲中潰堤,讓克萊奧撐過深若大海的傷痛,活了下來。之後,克萊奧回到家與妹妹說:「我有很多話想和妳說。」再慢慢走上天台,或許如同以往,繼續曬衣。電影鏡頭就停在仰望天台的視角,細微的環境音讓我們知道他們的生活仍舊繼續,即便隱沒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裡,即便如此平凡,裡頭仍有深刻的故事。

艾方索.柯朗說這部電影獻給與他最親近的女傭 Libo,且這部電影的一切其實都來自導演的記憶,這樣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與事件,成就了這部極其真實、情感深刻、將生活如實體現的電影,好似導演花了五年的時間,從《地心引力》的太空世界降落,回到家鄉,踏實的踏過每一個童年記憶中的土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