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荷比盧探險記】旅行印象(2)溝通需要人的善意勝於語言

比利時的博物館展板上通常會有四種語言:荷蘭文、法文、德文、英文。
 回來後,有朋友好奇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對於觀光客的語言友善程度」,於是我查詢了一下,發現有份研究顯示歐洲各國國民的英語水平 No.1 是荷蘭,比利時是 No.6,盧森堡是 No.16(EF EPI Reports 2022)。

本次旅行的實務上,荷比盧三國車站、App、各官網的購票系統都一定可以選擇切換成英語,所以我們後來所有票卷都直接從官網購買。

基本上知名的觀光景點或博物館都會有英語導覽或英語說明手冊,荷蘭部分景點甚至有中文語音導覽(如梵谷博物館、林布蘭故居、運河遊船)。不過超市通常都只有當地最通用的語言。

各國語言使用上的特色還可以分別紀錄一下:


荷蘭—英文暢通

在荷蘭感覺和任何人都可以滿輕鬆的用英語溝通,可說是名符其實英語水平最高的國家,不過可能荷蘭移民也非常多元,所以會聽到不同口音,會需要習慣一下。在馬斯垂克也發生過小小烏龍,我想點 chocolate,結果服務生幫我上了一杯酒,因為他聽成一種酒名了~

所幸荷蘭人幾乎都相當友善,看到我們明顯是觀光客,都會主動直接用英語和我們對話,也不會因為你聽不懂而露出不耐的表情,在超市或餐廳都會常聽到服務人員說 「Enjoy!」、「Have a nice day」,給人的感受很好。

荷蘭的告示牌寫上了荷蘭文與英文。


比利時—同國不一定同語

比利時比較複雜的是通行多種語言,所以要是會在一個展板上同時看到荷蘭文、法文、德文、英文,有時會覺得有點混亂,但至少能找到英文(不過也有找不到英文的狀況)。到了比利時南部的法語區就更是特別,因為一進入法語區,火車、咖啡店、餐廳、超市都會瞬間由荷蘭語轉換為滿滿的法語(Bonjour! Meci!),也體驗到我使用英語,而對方一直用法語和我對話的狀況🤣

至於比利時多種語言實際上是如何運作,又為什麼會這麼複雜,可以參考的文章也不少,可以參考:

一到法語區,火車上的語言顯示就變成法文了。

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印刷博物館裡,歡迎告示上找不到英文!


盧森堡—景點英語沒問題

盧森堡主要通行的是盧森堡語、法語、德語,不過我們在博物館遇到的服務人員英語都非常流利與清楚(甚至比荷蘭遇到的更厲害),對觀光客來說很有幫助。

而且他們都很友善!例如有位說公車司機,在我們一早搬著行李搭乘到某一站要換車時,特地下車和我們對話,告訴我們如果要去機場該搭乘什麼路線,我們猜想司機應該是注意到我們帶著行李箱,擔心我們搭錯路線,當下真的覺得很感動!就算我們彼此英語都不是挺好,還是能溝通,「善意」與「願意」真的更是溝通的關鍵要素吧!

盧森堡較常看到法文,或是這樣三種語言並列。

在博物館認識到歐洲複雜的歷史脈絡,才稍微了解這裡的語言為何複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