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課綱微調拆解(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課綱微調一案在7月23日半夜學生衝進教育部後,社會上的爭論再度升溫。很多聲音混雜在一塊時,問題就很難釐清。目前我看到整理得較簡單明瞭也較中立的說明,是「台灣公道伯 王金平」粉絲專頁發佈的「課綱微調的現況與思考」,由此也可將課綱微調的問題分成三個部分來思考:

  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二、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
  三、政府、學生與社會大眾面對微調爭議的姿態

這三個問題實是完全不同層面,不宜混為一談,因此將分為三篇撰寫,亦避免單篇篇幅過長。本篇針對第一大點闡述我的想法,歡迎各方提供不同意見與指教!

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課程綱要是否重要?有些聲音認為無論課程綱要怎麼寫,教科書還是會補充,老師還是教自己的,學生也有網路可以學習,這樣的想法來自我們的個人求學與教學經驗,我最初也是這樣認為。但是,課程綱要顯示的其實是國家的教育理念與目標,核心問題不會只停留在字詞之爭,而是思想之爭。
  不論今天的政權由誰掌握,都不應該只是左右隱含意識型態的字詞,而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我們期望學生學習什麼?學生必須知道的知識是什麼?必須培養的能力是什麼?若不觸碰這些問題,只是在課綱上刪減修改字詞,恐怕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終止抗爭。
  課程綱要左右了升學考試的走向,也影響教科書的編寫,更甚者,掌握了整體課程的輪廓。即使是細微的文字修改,乍看影響不大,事實上卻透露了國家對教育的視野是否狹隘,而國家的視野正決定了學生與人民能看到多少、看得多遠,也就連帶決定了國家的未來。如果不把細微的影響看在眼裡,將如鄭立所言:「就像強固的城牆,偷走一塊磚,的確不會塌。但只要持續不斷有人偷走磚,他早晚會塌。你聲稱被打掉幾塊磚頭動搖不了這城牆時,也代表你在招來偷磚的小偷,以及給補牆的人偷懶理由。」(轉自鄭立臉書Cheng Lap
  課綱的最高理想,或許可從文字與精神兩方面力求進步:
  1. 文字應是追求「簡明」,並盡可能使用「中性文字」
  2. 精神應追求「民主多元」「普世價值」,讓歷史不再只是背誦,而是學習從不同角度思考與討論。

2015-07-26

《惡魔教室 Die Welle》:「我們」的力量與危險

Die Welle / Dennis Gansel / 2008
極端的獨裁政權有沒有可能重現?或者,正遺留在校園內?
真實而令人震撼的劇情,將揭露形塑極權是多麼容易,而「我們」的力量是多麼危險。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7-16

《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大人留給孩子什麼樣的世界去相信?

台/鄭有傑/2010

  一口氣看完《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心情有點沈重。許多內心曾質疑的事情,都在劇中一一爆發……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