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

4個值得期待的大學校系與職涯選擇資訊平台

  昨天是學測成績單送抵學生手中的日子,緊接又是一連串需要做準備、做選擇的時刻了。
  我總覺得升學是個「知己知彼,勝券在握」的戰場(尤其是學測後的個人申請)。必須從自己有興趣、考慮選擇的學群開始,了解有哪些可能性。仔細審視各系所名稱之下的真材實料是什麼,思考是不是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再看看這些系所注重哪些學科表現,自己的學測成績是否足以成為挑戰的入場券。在了解之後,有自信地將自己的強項發揮到最大值,就很有機會進入適合自己的校系。
  這個過程中,「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了「了解」,才更有機會做出最不後悔的選擇。因此,我們需要知道能提升勝率的資源在哪裡。在現今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其實已能藉由強大的Google搜尋找到很多資料,包括瀏覽各校系的網站、在論壇或PTT上發問、與學長姐通訊聯絡等等,都是我們的利器。不過資訊是一片茫茫大海,如何撈到有用、可靠的訊息也是一種考驗,於是,彙整資訊的平台成為值得期待的角色,能幫助我們更快速、更有效率地找到可參考的資訊。
  在此,便推薦4個深具潛力的大學校系與職涯選擇資訊平台:IOH大學問Urschool職業誌。在提供高中、高職生參考的同時,也期望更多大學生、研究生或工作者一同成為這些平台的力量,幫助學生在選擇之前更深入了解。

《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

The Imitation Game / Morten Tyldum / 2014
  印象中第一次認識圖靈,是在哲學系的選修課上,討論"Could a machine think?" 這個問題剛好和《模仿遊戲》中那位警官的提問一樣:機器可以思考嗎?當時老師就提到了「圖靈機」(Turing machine),並開始討論可以「思考」和「模擬思考」有何不同——自動駕駛是真的在「駕駛」?計算機真的在「計算」?或者,只是「模擬」、「模仿」?
  The Imitation Game,艾倫.圖靈所謂的「模仿遊戲」,談的就是讓機器模仿人,然而最後,我們能分辨何者為機器、何者為人嗎?如電影中的圖靈所說,機器只是思考的方式不同,當某事物的思考方式跟我們不同,就代表它沒在思考嗎?艾倫.圖靈說:「我們容許人之間能有極大的差異。不同品味、不同喜好的重點在哪裏?那不就是我們腦子的運作不一樣、思考方式不一樣嗎?」然而,不一樣,使人不平凡,卻也使人肩負痛苦。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6-02-16

2016.02.16

  我一直都很喜歡我的生日數字:0216。6X6X6正好是216。這組數字調動一下,就成了2016。恰好,2016年是猴年,我的本命年,也代表年紀到了12的倍數,24歲。
 
  昨天我剛好受學生之邀回大同為畢冊寫幾句話,在那之前,我隨口告知學生當日正好是導師的生日,我預計買個蛋糕去,後來學生回應我:想自己做做看!於是,昨天吃到非常好吃的布朗尼蛋糕,導師說自己都忘了生日,特別感動。我坐在後頭一起唱生日快樂歌,我懂那種驚喜的感動,而且有種自己也順道搶先過生日的感受,非常開心。

  回想高中時,國文老師讓我們寫過一個題目,大概關於: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想如何度過。我大抵是這麼寫的:希望那天睡飽起床,大約八九點,好好吃頓早餐後,帶上相機,與生命中親愛之人一起到郊外走走。午餐要吃簡單但好吃的東西,下午或許走進自然,或許看場愉快的電影,晚餐吃得享受一點,飽足之後散散步,再回溫暖的家。而後,每一年的生日,我都想這麼度過。而我也真的幾乎這麼度過了。
 
  電影《一路玩到掛》裏頭說道:「找到你生命中的喜悅」,並且「用你的生命帶給他人喜悅」。作為一個生活得十分幸福的人,我想將此銘刻在自己的心上。謝謝每個祝福,謝謝你們帶給我的喜悅,我期許自己將喜悅傳播下去,成為更能帶給他人喜悅的人。祝福大家平安、快樂!
 
(感謝媽媽將我生在如此良辰吉日!據說本命年會有很多考驗,我想這一年一定會充滿挑戰,我會努力的!)

2016-02-11

《進擊的鼓手 Whiplash》:視覺與聽覺、魔鬼與偏執的合奏火花

Whiplash / Damien Chazelle / 2014
  上週在家裡接連看了《進擊的鼓手》和《鳥人》,有趣的是,這兩部電影的配樂基底都是鼓樂,卻又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進擊的鼓手》的配樂幾乎都是完整的爵士樂曲,即使是純鼓樂的段落,也不是散落的鼓點,單純聆聽《進擊的鼓手》的原聲帶時,就像在聽一張爵士音樂的專輯,較能與電影分離來看。然而,《鳥人》的配樂是以乍聽散落無章,卻緊密配合字幕、人物情緒和劇情轉折演奏的鼓樂。這樣的差異引起我的思考,《進擊的鼓手》上映時呼聲很高,有不少好評,我欣賞後卻沒有太深刻的感受,覺得接下來聽聽原聲帶即可;《鳥人》則讓我不斷地回想劇中的細節,閱讀各種觀點的評論,雖然只聽了一次原聲帶,卻發覺欣賞電影時,鼓點已強烈地留在印象中。或許於我而言,劇情與人物值得玩味的程度還是讓我多喜愛一部電影的首要依據吧。

  當然,《進擊的鼓手》還是有不少吸睛之處。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J. K. Simmons飾演的魔鬼教師佛列契了。一個對完美爵士樂有著絕對執著的教師,對學生忽冷忽熱、時而關切時而辱罵,在真情看待音樂與嚴厲對待樂手之間擺盪得讓人難以捉摸,J. K.完全表現出這樣一位教師如何讓學生恐懼萬分,卻又為了對音樂的追求而崇拜,J. K. 以此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確實當之無愧。
  在電影的表現上,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也打造了有別於以往音樂相關電影的視覺與聽覺體驗,藉由緊湊的剪接,善用特寫和不同視角的切換,讓樂曲激昂流瀉的同時,視覺有了節奏,演奏者有了情緒,被演奏的樂器也有了生命,這一點絕對會讓聽覺的享受更上一層樓,令觀眾忍不住聚精會神地欣賞一場又一場絕妙的爵士演奏。我想這也讓《進擊的鼓手》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與最佳混音兩個獎項。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6-02-05

攝影者:《掌鏡》與《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

左:Anton Corbijn: Inside Out (2012)
右: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2007)
  當時在誠品電影院的影展看了這兩部關於攝影師的紀錄片,在那之前,我對這兩位攝影師並沒有特別的認識,卻發現自己早已看過他們的作品,有些已然是經典照片,例如U2樂團多張專輯封面和電影《控制》都是安東寇班(Anton Corbijn)的作品,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則拍下了約翰藍儂裸身擁抱妻子大野洋子的照片。

  攝影有趣的是——攝影師的性格影響了他將拍攝出什麼樣的照片。如同每位作家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攝影也是如此。此外,拍攝時,攝影師必須與被攝者有一定的距離,然而要拍出一個人的特質,便必須靠近被攝者的生活與內心,不論是對於攝影師或者紀錄片的導演,都是如此。因此能夠從攝影師的家庭背景、生活模式、工作習慣到個性風格這樣全面、卻保留距離的紀錄與了解,實是難得,因此觀賞這兩部紀錄片時,相當感謝導演讓兩位攝影師的模樣有機會呈現在觀眾眼前。

  而我一起談這兩部紀錄片的原因,是因為安東寇班和安妮萊柏維茲同樣作為攝影師,有一些共通點,例如他們都拍攝肖像照,拍攝的對象大多是名人或樂團,但是,安東寇班和安妮萊柏維茲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左:安妮萊柏維茲 Annie Leibovitz / 右:安東寇班 Anton Corbi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