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2019 / The year of Uranus

「天王星,變幻莫測的星球。創造與傾頹並存、變動及革新相依,象徵標新立異,卻隱含群體意念;獨特的運轉方式,像每一位堅持自我價值的人們,看似孤獨,實際上正享受著孤獨。」——鄭宜農《給天王星》(Dear Uranus)

十天前去聽鄭宜農的演唱會,一串新歌後,宜農停下來說話:「再過幾天今年就要過完了耶,大家 2019 年也辛苦了吧。」這溫暖的問候之後接著藍綠色的〈冬眠〉
你轉身準備走了 我的靈魂將進入冬眠
深深長長 盡頭是你回來那天
說不出口的再見 就這樣跟著進入冬眠
在夢裡面 你一直在那邊
那刻,我想著自己的 2019,在十一月那次發燒前我也這樣想著。想著 2019 開始在工作中最難以承受的轉折出現而壓抑最久的情緒爆發,開始在媽媽開刀住院而我只能在辦公室請同事幫忙禱告。想著寒訓最後無法停止的眼淚。想著同時面對暑訓和論文最終關頭而沒有任何休假的前半年。想著即將送出論文的那天奶奶出了車禍。想著忙成這樣還可以完成碩士學位很不可思議。想著在行前集訓尾聲已經身心俱疲,而奶奶的狀況並不穩定。想著從 LDO 到 TD 組長的職位轉換,加上接受代理總監,卻沒意識到轉換帶來的壓力超乎預期的龐大。想著美好的瀨戶內海之旅後,快樂像是退潮,逐漸笑得勉強。想著這一切都成為病因,一病病了四個禮拜。

想著,2019是屬於天王星的。

2019-11-10

觀影隨筆|既悲傷又溫暖的《陽光普照》


近年其實滿少看國片,不過當初一看到《陽光普照》的預告,就勾起了期待,很滿足的是這份期待並未落空,是在這個陽光普照的日子,觀賞《陽光普照》之後微微轉變了感受陽光的方式。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陽光普照》

2019-10-28

觀影隨筆|小丑(JOKER)——反轉人生調性為「喜劇」

Joker / Todd Phillips / 2019
《JOKER》自然不是要給觀眾好心情的電影,同時也不打算輕易給予善惡的判斷或道德偏好,所有關於這部電影的談論,都是觀眾自身對道德的詮釋,換句話說,其價值正如同許多類似故事的如實呈現便將激發觀者的辯論(形塑 JOKER 的歷程不算新鮮,同樣的探討亦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延伸)。

就觀影感受而言,如果期待英雄片套路或高潮迭起的刺激感,勢必會失望;如果不敢直視展現暴力行為的鏡頭,想必會充滿恐懼。但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的演出、電影的美術與配樂絕對令人驚嘆。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9-09-29

觀影隨筆|星際救援(Ad Astra)——朝向內在的星際旅途

Ad Astra / James Gray / 2019
走出影廳時,聽到身後的觀眾似乎對於布萊德彼得主演的《星際救援》不大滿意,顯然他期待劇情更為複雜、緊湊並且聲光炫目的科幻大片,只能說期待的預設對評價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星際救援》的中文片名乍看會是一連串刺激的救援動作片,但「Ad Astra」的原意其實是「to the star」,是向著遙遠的星前行,但並非以浪漫或懷抱希望的眼光,而是兒子為了尋找父親踏上的漫長星際旅途。途中關於「英雄」、「盡忠職守」、「獨立冷靜」的定義都成了疑問,主角不得不挖掘內心的孤獨、壓抑、自私與愛,煎熬地與它們磨合,且只能藉由這樣的旅途完成。令我欣賞的是,布萊德彼得透過獨白與神情將這些內心的衝突展現得相當深刻動人,在他流淚的時刻,那種難以名狀的心痛直逼眼前。

此外,導演在劇情鋪排或畫面剪輯上也讓這些情感戲恰到好處,不流於俗濫,又足夠充分,使得主角的行動和情緒是連貫而綿密的。關於這點,我認為同樣是單一主角獨挑大樑的《星際救援》比《地心引力》更加突出。
 
於是,儘管這趟「to the star」能讓觀眾聯想到許多太空電影,諸如《2001:太空漫遊》、《太陽浩劫》、《星際效應》、《地心引力》、《登月先鋒》等等,但《星際救援》不是這些電影的排列組合,也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全然獨立、能與經典太空片對話的新電影。
 
最後,我想補充,雖然這部電影的分級是「保護級」,但我認為應該列為「輔導級」會比較適合,有些場面還是會令人略微驚嚇,這點僅供膽子較小的人參考參考。(不過目前看過的太空片當中,還是《太陽浩劫》最嚇人。)

2019-09-13

寄生上流(기생충)——沿著階梯走上意外的最小阻力之路

기생충 / 奉俊昊 / 2019
在觀看《寄生上流》之前,只見節奏明快的預告片,和幾位朋友表示看完覺得「沈重」,便在不做準備的情況下進了電影院。觀賞後,卻發現自己沒有「沈重」之感,而是在「震驚」中細細回想導演如何用幽默和鏡頭帶出俐落的節奏感,如何鋪陳出一步又一步無法預料的驚人轉折,如何運用乾淨的意象和人物特色烘托故事主軸,不禁非常敬佩奉俊昊導演。

整部電影中,我最喜歡那場夜晚大雨。在幽微的燈光下,雨絲格外顯眼,雨水順著階梯往下奔流,流向更低更低的地方。這也令我想起「最小阻力之路」,Robert Fritz 認為所有人的生命都宛如河流,河流的形成便是不斷挑選最小阻力之路的結果,且這是自然萬物必然遵循的自然法則,這並不代表「命定論」,而是強調環境潛藏的「結構」將決定水流的方向,但「結構」是有可能改變的,於是 Robert Fritz 寫到:
一旦你創造出一個新的結構,你的生命就會興起一股全面性的動力,就像河水的水力一樣,幫你達成你真正想要的成就。直接通往那些成就的道路,就是最小阻力之路。——《最小阻力之路》
若由此看,可將《寄生上流》詮釋為在潛藏結構尚未被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只是表象,當中人物走的終究是原本結構下的「最小阻力之路」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9-09-12

瀨戶內海島之旅——關於「船」


來瀨戶內海旅行,搭船是必然的。對於搭船旅行,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前往澎湖離離離島的海浪上,第一次搭往七美甚至暈船吐了。雖然不討厭搭船,卻也對船沒什麼特別的好感,直到搭上瀨戶內海的船,才知道船的等級之分。

航行在瀨戶內海的船是什麼等級?搭了才知道有多麼令人驚艷。


2019-09-08

瀨戶內海島之旅——關於「決定」

日本的大內海「瀨戶內海」有非常多的島嶼,此圖只是其中一部分
起初如何決定要到瀨戶內海,又如何決定旅伴,現在已經想不起來,只記得發現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今年再度登場,加上公司首度嘗試公休週(又稱放空週),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我們快速促成了這次的旅行。

回想發覺,這真是一趟島之旅,「島」的日文是しま(shima),我們依序去了女木島(めぎじま)、男木島(おぎじま)、小豆島(しょうどしま)、直島(なおしま),加碼廣島(ひろしま)和宮島(みやしま,或稱嚴島いつくしま)。這一趟才了解日本內海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座島的風情不同,短時間內連藝術祭相關的島嶼都遊歷不完。

於是決定要去哪些島成了十分有趣的事。

2019-08-16

研究所這條路|踏入研究所需要三思的問題

Photo by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這週將論文正式印製完成,送到系辦和圖書館,經過幾個核章,最後來到註冊組辦理離校手續。辦公室氣溫怡人,經辦的助教在辦公桌的隔板後請我稍等,大約五分鐘後,助教起身遞來一張紙,請我確認上頭的資訊,那紙上寫著「碩士學位證書」。喔,原來碩士學位證書長這樣啊?原本流程標示要三個工作天才能取件,沒想到我在當下就拿到了,頓時楞了楞——五年時間換來的就是這張紙呀——腦中這樣想著。

從大四以推甄考上研究所,而後休學半年進行教育實習,再回到學校修課,一年半內修完學分之後,遇上能回母校兼課教學的機會,那一年我作為一位兼課老師,同時也在校內的另一班級觀課與訪談,蒐集研究資料。一年後,我在繼續任教和加入TFT之間選擇了後者,卻過於低估工作和論文兩者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於是在TFT工作兩年才完成論文,在這個夏天正式登出研究生身份。

回想這段歷程,總覺得自己最終能完成碩士學位,挺不可思議。

2019-06-17

碩士論文口試通過的這一天

這一天大概比預期晚了三年。

口試報告一開始,我就簡單說明自己在計畫口試後做了什麼,我在蒐集資料的同時兼任體育班的國文老師一年,然後在分析資料與撰寫論文的過程一邊在 Teach For Taiwan 工作,至今接近兩年,我為此特地帶來 TFT 五週年特刊給口試委員,發現特刊和我的論文差不多厚。

其實這過程真的很艱難,不僅是因為質性研究的論文本來就不好寫,更關鍵的是工作對我來說太過重要,無論是作為教師,或是TFT的一員,工作帶來的意義感和成就感都遠遠勝過論文。

我一度在想,與其花時間撰寫論文,我更想花時間在我的工作上啊。同時,我不禁思考,把論文寫完究竟是為了學位?為了他人的期待?或是為了不浪費已經投資在學位的成本?又或是為了自身的學習呢?直到一天我和哈士奇聊起這事,他說,這是「沉沒成本(Sunk Cost)」的問題,過去已經付出的成本其實就是已經付出了,不會因為現在的任何決定改變這個事實,然而我們卻會認為如果後來的完成與否影響這個成本的價值,就經濟學的角度,這是不理性的。換句話說,我要不要完成學位,要考量的僅僅是當下與未來,而不是我或他人已經為了這個學位付出多少成本。

2019-04-23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與「理解」的距離


週末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包含後面的幕後紀實,最感動的是導演與編劇雖然企圖處理非常大且複雜的議題,但並未讓議題掩蓋人性與人的情感,短短十集處處能看見劇組試圖呈現真實的用心,好幾場戲都因為這股真實而受到演員的感染。如導演所說,這齣戲其實聚焦在「我們」。

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另一人的痛苦


正因為聚焦在「我們」,所以看見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痛苦與掙扎,真的會跟著感到疼痛。看見李大芝看著螢幕落淚,看見宋喬安哭喊「我過不去」,看見李媽媽悲痛道出:「沒人願意花20年養殺人犯!」而第五、六集喬安與大芝的衝突高峰,似乎在比較受害者和加害者誰更有資格痛苦,那時我想起《海邊的曼徹斯特》,律師對主角 Lee 說的那句話:「李,沒人能體會你的經歷,我只能這麼說。」

其實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另一人的痛苦。痛苦無法比較。

2019-02-10

時間管理的體悟

Photo by Curtis MacNewton on Unsplash
「時間管理」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技術,也不是有些工具就能做到,更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同一種模式。「時間管理」其實需要來自深度的自我覺察,也來自高度的自我體悟……

2019-01-01

2018累積成形的思考:存活的責任與平衡


這兩天看到許多人寫著 2018 回顧與 2019 展望,我總是不想為了跟上潮流而採取行動,現在也是,現在只是想記錄下近期心底的想法,它們在這一年當中逐漸堆積成我無法忽視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