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
這週將論文正式印製完成,送到系辦和圖書館,經過幾個核章,最後來到註冊組辦理離校手續。辦公室氣溫怡人,經辦的助教在辦公桌的隔板後請我稍等,大約五分鐘後,助教起身遞來一張紙,請我確認上頭的資訊,那紙上寫著「碩士學位證書」。喔,原來碩士學位證書長這樣啊?原本流程標示要三個工作天才能取件,沒想到我在當下就拿到了,頓時楞了楞——五年時間換來的就是這張紙呀——腦中這樣想著。
從大四以推甄考上研究所,而後休學半年進行教育實習,再回到學校修課,一年半內修完學分之後,遇上能回母校兼課教學的機會,那一年我作為一位兼課老師,同時也在校內的另一班級觀課與訪談,蒐集研究資料。一年後,我在繼續任教和加入TFT之間選擇了後者,卻過於低估工作和論文兩者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於是在TFT工作兩年才完成論文,在這個夏天正式登出研究生身份。
回想這段歷程,總覺得自己最終能完成碩士學位,挺不可思議。
一年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份問卷,想了解大家走過「研究所這條路」經歷了什麼,當中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當初選擇進入研究所?」其實我大約讀了一年就發現當時即將大四的自己並沒有想得那麼清楚,有點像是基於家長建議就讀研究所,就想未來或許會考教師甄試,那麼碩士學位還是有其作用,於是找個自認會有興趣的系所,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就讀的研究所課程和原先查到的資訊及自己的期待都有些落差,甚至最後找了完全不同學院系所的指導教授(好在原本就讀的系所有這麼大的彈性,讓學生能夠更自由地選擇指導教授)。寫論文的過程更是經常想著讀研究所到底為了什麼?為了學位?為了學習?為了符合某種期待?關於心中的目的,又真的需要讀完研究所才能達成嗎?
這些疑惑的出現,自然和第二個問題相關:「現在回頭看看,有什麼想法和當初不一樣?」這題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一點點的不一樣,累積起來便形成越來越無法忽視的落差。上述對於系所課程內容的期待落差只是其一,學習型態的期待落差也有明顯影響:研究所的課程雖然大多深入,我卻不甚習慣專注於特定的學習方向,可能自己一向喜歡隨興、廣泛的閱讀,撰寫報告或論文時卻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查找與研讀相關文獻,甚至因此沒有時間閱讀其他想讀的書,讀了還會有論文無法完成的焦慮感。儘管明白這是系統性閱讀的練習,還是感受到一種不自由。
更大的落差還在後頭,即「論文比想像中更難完成」。老實說自己喜歡閱讀,也喜歡寫作(就像現在寫著這些),卻難耐研讀大量文獻和長跑式的論述寫作。前者如前所述,後者則在於我不僅閱讀喜歡隨興,寫作亦是,我始終認為長篇的論述不是自己喜歡的寫作模式,但要完成論文就不得不這樣寫。更難受的是,我發覺在教學和工作中學習,對我的吸引力遠大於研究和論文,加上後來的工作也不看學歷,我便更加疑惑碩士學位之於自己的價值了。
寫下這些,並不是真的完全否定就讀研究所帶來的學習,更不是要怪罪我就讀的系所,而是從中發覺自己起初考碩班時有許多沒想清楚的問題,當時既沒有做足功課、找更多人諮詢,也還沒有《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樣的書,於是就自己矇著頭苦幹,為了推甄趕工研究計畫時,甚至因為壓力太大難得的發燒、亂了經期,最後卻必須面對上述種種落差,也只能認了自己起先不夠審慎,導致小小的遺憾那麼鮮明。
正是這樣,才常想著:「如果重來一次,我應該要……」也想將這些因為走過才想清楚的問題記錄下來,做個分享。綜合自己的經驗,在此總結三個我認為在考慮就讀研究所時需要三思的問題:
更大的落差還在後頭,即「論文比想像中更難完成」。老實說自己喜歡閱讀,也喜歡寫作(就像現在寫著這些),卻難耐研讀大量文獻和長跑式的論述寫作。前者如前所述,後者則在於我不僅閱讀喜歡隨興,寫作亦是,我始終認為長篇的論述不是自己喜歡的寫作模式,但要完成論文就不得不這樣寫。更難受的是,我發覺在教學和工作中學習,對我的吸引力遠大於研究和論文,加上後來的工作也不看學歷,我便更加疑惑碩士學位之於自己的價值了。
Photo by freddie marriage on Unsplash 經歷面對大量文獻、研究資料與電腦,努力生出文字去分析論述的日子,很透徹的體認到自己無法做個純粹的研究者,因為這樣的過程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內心或生活越來越貧瘠的感受。 |
寫下這些,並不是真的完全否定就讀研究所帶來的學習,更不是要怪罪我就讀的系所,而是從中發覺自己起初考碩班時有許多沒想清楚的問題,當時既沒有做足功課、找更多人諮詢,也還沒有《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樣的書,於是就自己矇著頭苦幹,為了推甄趕工研究計畫時,甚至因為壓力太大難得的發燒、亂了經期,最後卻必須面對上述種種落差,也只能認了自己起先不夠審慎,導致小小的遺憾那麼鮮明。
正是這樣,才常想著:「如果重來一次,我應該要……」也想將這些因為走過才想清楚的問題記錄下來,做個分享。綜合自己的經驗,在此總結三個我認為在考慮就讀研究所時需要三思的問題:
一、我為什麼要讀研究所?
首先絕對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研究所。我遇過最常見的兩種目的是「轉換就業」和「加強專業」,但我認為「為什麼」不能只想到這裡,還要更深入的思考,以下便以這兩種目的為例說明:
可能是為了未來就業想轉換跑道,於是選擇和未來職涯相關、和大學系所不同領域的研究所,例如原本就讀中文系,後來發覺自己想朝心理師發展,於是去讀心理所。這時也可更進一步想:我確定要朝這個職業發展嗎?我已經了解這個職業了嗎?之於這個職業,碩士學位是「必要條件」、「加分條件」或「加薪條件」?我要先讀研究所才能進入這個職業領域,還是先進入這個職業領域看看,再到研究所進修?
可能是為了加強自己在某領域的專業,於是想就讀某領域的研究所,例如想深究課程的理論、歷史、他國實例等等,於是去讀教育相關研究所。然而,研究所的學習或領域劃分是筆大學更專門的,因此各種名稱不同卻又相似的研究所到底有何差別,就是關鍵問題,這時可更進一步思考:我真正想研究的是什麼?為什麼?在這個專門領域,有哪些研究所真的與此對應、有值得師法的教授?(教授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自己想研究的東西沒有適合的教授指導,也可能會讓研究所之路打上折扣。)
如果你發現自己讀研究所的目的只是「對家長有個交待」、「能和朋友一起讀」或是「有個碩士好像比較厲害」,那真的要仔細想想:用2至6年的時間回應這樣的目的,值得嗎?這個目的能支撐你完成碩士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嗎?
二、研究所的學習方式適合我嗎?
在真的進入研究所之前,建議先和讀過相關領域研究所的學長姐聊聊,了解一下該研究所的學習方式。這邊所謂的「學習方式」,包含在該領域通常用哪些方法進行研究、撰寫哪些類型的論文或課堂報告,以及在文獻探究方面有無特別的取向。會這樣說,是因為每個領域慣用的研究方法不盡相同,如教育方面可能兼有「量化」和「質性」的取向,常見個案研究或行動研究等,若是文學相關大多是從大量的文獻出發,而最近聽弟弟說到很夯的AI相關研究其實很不踏實(因為結果怎麼出來的全由電腦的演算決定,而這個演算怎麼來的沒人知道),諸如此類的資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每個人喜歡的取向自然不同,如果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歡的取向,可能會少去支撐論文長跑的熱情(例如我很清楚自己對量化和文獻鑽研沒什麼興趣,最後做的是質性研究)。
同時也可以認真思考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和研究所的訓練會不會有些衝突。以我自身為例,我在經歷面對大量文獻、研究資料與電腦,努力生出文字去分析論述的日子之後,很透徹的體認到自己無法做個純粹的研究者,因為我熱愛的學習和成長模式是來自與人互動、從實務中反思、創造與設計、即時反饋與調整,於是研究的過程很難為我帶來喜悅,只有與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時會感受到熱情,其餘往往令我的內心和生活感到越來越貧瘠。也因為這樣的偏好,我在讀研究所時,只要有機會去學校代課、兼課,我一定會被這樣的機會吸引,甚至後來找到正職,著實發現自己對於工作的熱情勝過論文太多,也因此工作和讀研究所之間很難達到平衡,且即便在研究所學習許多,仍遠不及我在實務中學習來得快樂。
此外,如果是有經濟負擔的情況,更要仔細考慮,因為研究所的上課時間雖然不算多,課外自主研究的時間卻少不了,因此若是必須兼顧工作的情況,需要考量自己的時間和身體能否負荷。
三、如何尋找研究所的真實資訊?
最後,以上兩個問題的解答其實都必須和研究所的資訊相互比對,才能得出更審慎的選擇。因此非常建議要透過各種方式獲得研究所相關的「真實資訊」,避免考進去才發現和想像有落差。那要如何獲得「真實資訊」呢?我會建議除了看系所的網頁資料,更可以尋找一、兩年內就讀該研究所的學長姐諮詢,可蒐集的資訊包含:
- 近年實際開課課表:系所網站雖然會列出課程架構,卻不是所有課程都會實際開設,畢竟開課與否還牽涉到有沒有相關專業的教授,先了解以免想上的課竟然都沒有開課,會很失望。
- 重點課程的內容與教授方式:可了解必修課程與自己想修的課程實際上是什麼樣的內容,以及當中教授通常如何帶領學習,這樣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課程品質,以及不同學校系所可能有一樣的課名,但不同教授上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也可由此了解教授的風格。
- 可能想跟的教授近況及其風格:由於指導教授真的是研究所歷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先對於未來想跟的教授有些認識,是最好不過。包含可了解教授的近況,例如會不會即將長時間出國、退休或正在休養等等,若有上述情形,就代表找該教授指導可能會有困難;當然也可了解教授的風格,例如如何指導學生(放任?嚴苛?關懷?)、會不會要求研究生一起做計畫、指導的論文類型等等。
以上便是我在走過研究所這條路後,深刻認為「如果能和當初的自己說要好好想這些問題就好了」,這麼一來,過程中的落差、疑惑和質疑想必會少去許多。一開始會說「總覺得自己最終能完成碩士學位,挺不可思議」,正是因為在這過程有很多不解與不適,但自己還是熬過了。熬過的歷程自然也有些蛻變和體悟,因此接下來也期許自己再留下一些紀錄,讓這段路的價值不只停留在自己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