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

《教師效能訓練》: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5項訓練(下)

湯瑪斯.高登《教師效能訓練》
(2013新雨出版

如何有效的建立教導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
無疑是愉快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一環。
——

《教師效能訓練》的內容很豐富,也頗有價值,我將其重點分為五個部分,並分為上下兩篇分享,上篇為前三項訓練:
  一、了解自己的「接納線」
  二、小心「十二種溝通絆腳石」
  三、積極聆聽—捕捉弦外之音、表達「我訊息」

  此篇為下篇,接續上篇,分享後兩項訓練:
  四、一起找出我們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吧!
  五、成為一個「有效的顧問」

  接下來,即分享後兩項訓練的內涵,與我的一些想法或啟發。

《教師效能訓練》: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5項訓練(上)

湯瑪斯.高登《教師效能訓練》
(2013新雨出版

如何有效的建立教導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
無疑是愉快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一環。
——

  湯瑪斯.高登最主要的兩本著作是《父母效能訓練》《教師效能訓練》。他所謂的「效能」,建立在「良好的關係」上。為了創造良好的關係,「溝通」就成了關鍵的課題
  在《教師效能訓練》中,高登說明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
  • 坦白或明朗,誠實無欺
  • 關心,彼此都知道自己為對方所重視
  • 彼此互相信賴
高登也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兩方互動相處時,應「允許另一方成長並發展其獨特的個性與創造力」,且彼此適應對方的需求。不過,我們都知道,在「父母與孩子」及「教師與學生」這兩種關係中,因為身分本身就產生了權力與期待的落差,所以要達到理想的互動關係,其實有賴自我覺察、學習和訓練。而《教師效能訓練》便提供了一些方法,我將其分為五個部分:
  一、了解自己的「接納線」
  二、小心「十二種溝通絆腳石」
  三、積極聆聽—捕捉弦外之音、表達「我訊息」
  四、一起找出我們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吧!
  五、成為一個「有效的顧問」

接下來,就分享這五項訓練的內涵,以及我的一些想法或啟發。由於資訊量頗大,文章會拉得很長,故分為上下兩篇分享,上篇為前三項,下篇為後兩項。此篇為上篇。

2015-12-25

比聖誕快樂更多的祝福


  有一陣子對於商業行為下的節日有點嗤之以鼻,這次聖誕節卻有不同感受,忽然覺得送禮、送卡片或送任何東西,「送」這個行動本身就充滿意義。「送」的那一刻,或許短暫無比,「送」之前卻是久釀的心意,從設想喜好、挑選品項、下手購買,到細心包裝、附上小卡以及等待送出禮物的最佳時機,全是再三思量,全是真心著想,而且絕非苦思,總是充盈喜悅。或許不過輕薄小物,或者毫不貴重的一顆巧克力,其實都積累著一層又一層,比任何包裝更為繁複精美的一顆心。
  送老師與學生禮物或巧克力時,那感覺特別純粹。他們並不期待、也無預期我帶著禮物到來,我也並不冀望能獲得禮物,這樣的給出與獲得甚是簡單,簡單卻很真誠。或許,維繫關係需要的僅是如此,是感覺自己被默默地重視,是感覺自己付出得愉快,是想到彼此沒有負擔,是自然的流露、沒有一絲緊張或一毫害怕。

  今天回市大同當半天聖誕老公公,一大袋巧克力分給301、309、312、314,一邊用手機撥放"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為自己配樂。有的學生見我說好久不見,有的拿了巧克力笑瞇了眼說謝謝老師,有的問我現在在做什麼,有的剛拿到模擬考作文向我提問。距離學測僅剩一個月,愈來愈感受到學生承受著碩大壓力,我或許幫不上什麼忙,頂多分享一點國文科作答或寫作文的經驗,但能給多少鼓勵,就給出多少。
  一顆顆金亮包裝的巧克力,被我託付的,比聖誕快樂更多,比新年快樂更多,比金榜題名更多,是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在最苦悶的日子裡,還能有那麼一點甜。
 
  午休快結束時,我回到導師班。大部分的學生都睡得沉,幾個醒著的孩子向我招手。我從實習就格外喜歡午休時刻,喜歡看你們確實地休息,喜歡想像你們正做著夢——夢令人醒時多一分幸福、一分溫暖、與一分前進的力量。
  謝謝聖誕節讓我們有個理由相聚同樂。聖誕快樂,祝福、祝福、祝福。

2015-12-18

【實習老師是哪位】一個不完全真實,卻很真的故事


  現在是午休後的下午第一節,你正好要上台教學,你老早在午休時間準備好了,午餐也沒好好吃,就為了等一下這堂課,你想帶給學生一個不一樣的課堂。
  上課中剛響,你就已經在講台上就定位,但是,班上一片死氣沉沉,學生都還在睡夢中。你開始喚醒大家:起床啦!學生懶懶散散陸續起來,有幾個學生說「老師我要上廁所」。過了五分鐘,課程終於可以正式開始了,你心想,至少可以安穩度過這堂課吧。然而,當學生清醒,情況卻跟著轉變,你感覺到學生有點躁動,事實上,那是因為明天就是校慶,他們很亢奮。你忍不住在課堂中教訓兩句,就像你管理他們午休秩序和打掃時間要盡責,他們才稍微乖一點。
  下課鐘響,你有點失落,你已經有點忘了剛剛講了哪些細節,只覺得不如預期,沒有把課前準備的一切都表現出來。你和實習輔導老師討論,可是,實習輔導老師僅僅指出你的缺點,沒有給予其他具體或建設性的建議。老師對你很好,知道你餓了,還送一份點心給你,卻沒有滿足你想知道怎麼改進的渴望,甚至澆熄了你想得到一點正面認同的期望。
  剛回到辦公室,你臨時被學務處找去協助準備校慶,接著一整個下午都在勞動。幾個實習夥伴低聲抱怨,你不發一語。終於可以放學回家時,已經六點,你覺得很累。此時,你看到一個和你比較熟絡的學生走向你,才露出微笑招呼,卻發現學生有點面色凝重,他偷偷告訴你,班級群組上有幾個同學在背後說你的不是,覺得你太囉嗦。你感到一陣心痛,那是傷心。
  晚上八點,你癱在家裡,看不下書,原本還預定要備課,要讀一兩頁教育心理學,因為你給自己設定準備教檢的進度已經落後。你滑滑手機,想著明天是校慶,你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明天。

——
  這是一個不完全真實,卻很真的故事。
  這是我偷了很多朋友教育實習的經歷所拼湊出來的故事。
  一個故事裡,藏著很多問題,或許說不盡,或許說不清,但我仍相信,分享本身會創造契機,所有影響都因為關係的建立而擴散,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切,必須述說這一切,然後就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因為個人獨自堅持的這份努力,讓我們有機會相遇,相互明白,這條路並不孤單,我們還有力量。

2015-12-11

談談政大文化盃罷唱運動——如果一首歌不能感動我,為何還要為它歌唱?

圖片轉自章凱閎:無聲合唱——政大文化盃合唱比賽的前世今生
  今年的文化盃有不少風波。最初學生會發起「創作校歌比賽」,我非常欣喜,因為大二那年,我們那群懷抱豪情壯志的書院記者們,也曾想做一樣的事(但最終宣傳不力,稿件近零而告吹)。
  這段時間,一直都有關注此事,只是沒有特別多說什麼,今天因為家人與我討論到此事,我想也可藉機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學生發起創作校歌,最核心的意念應該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認同感」,而不是拿著不合時宜的樂譜,唱不合時宜的歌。事實上,要唱好這類古早的校歌並不難,只要有足夠的技巧和練習,即便沒有感情,也能唱得宏亮,因為這些歌一開始的編曲就缺乏情感。所以,唱,不是問題;唱不唱,才是問題
  有人問我,唱個歌而已,既然只要有技巧就能唱好,那麼歌詞寫了什麼也就無所謂啦,反正沒人會在意。我認為,會「不在意」的人本身就先「在意」過——正是因為認知到那些歌詞不合時宜甚至荒謬無比才棄之不顧。但對於沒有這般意識的人來說呢?

  歌的力量,可比想像中強大。比如太陽花學運期間四處傳唱滅火器創作的〈島嶼天光〉,那傳播力與感染力必定影響更多人將目光轉向抗議的群眾,歌詞本身蘊含的意念,或多或少都會傳遞給聽眾。好幾年來,不斷被唱著的國歌、校歌或軍歌,那旋律和歌詞也會這樣傳入我們的耳朵,在我們還沒意識到之前,就被我們記憶。只要繼續唱下去,就是幫助那首歌傳播其中意義,無論效果強弱,歌沒那麼容易被忘記。
  因此,如果我們不認同一首歌,更不願意成為那一首歌的助力,當然可以選擇不唱。罷唱,失掉的只是名次,得到的卻是選擇共同承擔的凝聚。中文系一直以來,參與文化盃合唱比賽的初衷都很簡單,就是「快樂唱歌」,我們選擇的自選曲,從不是利於得獎的曲目,而是能夠先感動自己的歌。如果一首歌不能感動我,為何還要為它歌唱?

  很高興這份初衷一直被傳遞著,一屆接著一屆,更把那每一份感動,用歌聲在聽眾的耳窩裡撒下種子。那是我們對生命與愛的感動。那是我們用生命與愛唱的歌。
 
*補述:
  傳統不容易改變,畢竟傳統已經感染了好幾代人,那是一種共同記憶,也因此,我認為傳統校歌不見得要就此完全消失,要求直接取代或許是比較困難的,但可訴求讓指定曲不限於一首,而是並列兩首讓學生選擇。在高中生的縣市合唱比賽中,通常是兩首指定曲擇一,若政大這麼做,想必會少去很多紛爭。
  此外,其實我有點意外全場32支隊伍,只有8隊罷唱,代表仍有四分之三的系唱了原校歌。既然創作校歌已得到文化盃各系總召的認可,我覺得若能全部隊伍自行改唱新校歌,效果應該會比單純不唱原校歌更好,既能達到不唱原校歌的原意,也能傳遞這一代的學生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認同感。希望下一屆有機會聽到創作校歌的合唱。

2015-11-30

【實習老師是哪位】實習學校怎麼選?檢視5關鍵


  最近正值選擇實習學校的時期,不少人在詢問實習學校的種種面向。回想自己選擇學校時,似乎並未考慮太多,主因是很確定要回母校實習。不過經歷了完整的實習後,我想有些關於「實習學校怎麼選」的建議可以分享出來,也挺適合做為【實習老師是哪位】系列文章的開頭。
  事實上,會影響實習過程的因素很多,不過總有比重的不同,我認為大致可依影響程度條列「5關鍵」如下:
  1. 實習輔導教師的引領風格
  2. 學校整體規劃(包含必選修課程架構、校內外活動等)
  3. 學校給予實習老師的定位與制度(包含行政業務的安排)
  4. 校內實習夥伴(與教師)的多寡
  5. 往返學校的通勤時間
若進一步理解上述各項的影響層面,應該能更清楚其中原因,底下就與大家分享這五大要素的內涵。

2015-11-17

在世界的槍口底下

〈和平之歌〉
  世界從不平靜,一切都不是現在才發生。這是一齣不斷重演的荒誕劇碼。所謂「歷史的教訓」彷彿從未給人啟示,或者,這份教訓一直演化成新的惡夢,彷彿人們的宿命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更加恐怖的夢中驚醒然後再度睡去,逐漸對初夢麻痺,就必須由更龐大的惡敲響警鐘。
  自曾祖父、外婆和系上助教接連驟然過世,我開始意識到死亡與不幸。此後每當我看見新聞放送意外事故、天災、戰爭等諸類畫面,就有種茫然無措。撞毀的車、墜落的飛機、沉沒的船、崩解的建築,還有再也不醒的人。摧毀比重建容易,剎那就是無法挽回,身為在螢幕前無能為力的那一個,不知道該懷抱什麼樣的情緒。
  有些時候,憤怒、痛心、同情如浪一波一波推進心房。「為什麼?」我們不得不發出一句無解的嘆息。看到巴黎恐怖攻擊後,媒體被各種資訊與言論淹沒,字幕中出現的國家或組織一直有著複雜的糾葛,我盡力閱讀更多,因為別無他法。無論仗持著多數人認同的正義,抑或少數人信仰的真理,權力、利益與宗教的衝突就是相互復仇不歇,相互傷害不止。誰比較高尚?已不僅是撲朔迷離。事實上,即便只是台灣這麼小的地方,也是如此。政治不停擾亂我們的價值判準,我已無法相信任何針對檯面上人物的人格評價,因為我真的看不見那些人在身分之外的樣子。或者,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已經變成了某些「身分」,而不是自己?又或者,我們只是努力忠於自己,回首卻驚覺遠遠偏離了原先預想的道路?
  馬習會那幾天,就像太陽花學運那幾天,我好幾次想起anye的詩〈那麼我們回去吧〉有這麼一個段落:「在那裏小鴨就是小鴨/馬英九就是馬英九/還沒補過泳褲/還不會油電雙掌/只是純粹在浴缸裡漂浮/踢腿」。我不禁探問,每晚睡前他腦中都閃過什麼?每一回夢裡他都遇見了誰?若直視他的雙眼,將望見什麼樣的眼神?當一個人的一切情感都只能被視作手段或表達能力問題,還有誰願意靠近他的心?這探問,絕非為馬英九說話,這裡的「馬英九」其實可以替換成任何人,只不過身分相異,便將每個人推向不同的遠方,像《地底三萬呎》的辛先生,像《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裡的大人們,在某些距離之外,我們就再也看不清什麼原貌,回不去什麼原點。

2015-11-08

《地底三萬呎》之下

有人說,你不可能找到一條河的源頭,
也有人說,河沒有真正的盡頭,它只是延伸進入了海;
當你確實看見一條河,那是它最不快樂的局部,因為一段河床拘束了它,匯集了它,也顯出了它。
——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最近常在想:怪了,大學四年怎麼從未發憤閱讀?不僅沒有發憤,恐怕連發願都沒有。那已非只是缺乏行動力或意志力,而是在晶亮細瑣得像玻璃窗內那些手錶被費心又精心擦拭那樣的青春時光裡,不知怎地流失了對文學的渴求、對知識的飢餓,好像那生活本身就已給足了養分,甚至有些營養過剩。
  年輕擁有的本錢,是掠奪一切填充時間的能量。所有經歷都成為遺跡。我們在自己的心上一次又一次築城,並一再毀滅它:讓善感成為災變,讓新的思想登基,讓告別的決心是一場戰爭。
  我們是自己的獨裁者。有時,我們也是考古學家。

2015-10-30

學校可以限制學生的衣著嗎?《學生權利守則》告訴你

最近熱門的教育議題真不少,例如學校對學生制服的限制問題、高中與大學教官是否應退出校園、高中學生抗議不得強迫上第八節課。有趣的是,這些問題都和學生的權利有點關係。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出版的《老師,我有話要說:學生權利守則》,特別說明:「教學生權利,不是在教『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在教『同理心』、『平等情』。」要真正落實校園民主,就應當讓學生得以行使權利救濟,讓校規不再是單向的規範,而是雙向共同建立的文化。

  當今校規的制定方式,仍然多是學校的單向規範,學生總是被動的受規範者,鮮少聽聞學生積極主張自己的利益應受到保護,因為連發聲都可能導致更不如意的下場。但最近越來越多學生勇於發聲,無論是台中女中的學生在朝會時集體脫下裙子,要求校方讓她們可自由選擇穿著裙子或褲子進出學校;或龍潭高中的學生提出將第八節課輔訂為預設課程是不合理的,欲爭取上輔導課的自由選擇權,這些都顯示學生開始對於人權、民主、法治等議題有所感受,更加以主動學習。
  那麼,作為老師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和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呢?學校應該如何落實校園民主,而不再用假民主敷衍了事?如果你曾為此思量,不妨看看《老師,我有話要說:學生權利守則》怎麼說。

2015-10-24

改作文錯了嗎?怎麼改作文更好?

轉自黃武雄臉書文章
最近因為黃武雄老師分享一位教師改學生作文的照片,並加以評論,再度引起一些討論。然而,討論經常圍繞在「學生和老師誰寫得比較好」,或論及在這樣的批改與作文教學氛圍下,難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佳。

  不過,只看到這麼一張照片,其實就只能從照片中的訊息來討論。若單純比較學生與老師寫的文字,其實並不容易辨其優劣,將爸爸譬喻為一棵樹,或以轉化寫自己沾染父親的氣質,各有其優點。比較的基準不同,也會影響評價。因此,我認為不太適合針對學生還是老師寫得比較好來評論。

  但是,今天老師是出題者與批改者,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首先,老師決定這個題目時,是否有訂定學習目標與能力要點?告訴學生時,有沒有將寫作重點完整傳達?其次,老師有無依據學習目標設定批改的標準或方式?批改的內容有沒有合乎學生的原意?批改時有沒有清楚表達建議學生改進的地方為何?最後,老師是否期望學生仍舊喜歡書寫?

  我認為,老師面對學生的作文或較開放性的作業時,實在不應紅筆一劃,全盤否定。全盤否定將造成的,是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或厭惡,我相信這是老師們不願看到的,一旦畏懼了、厭惡了,是更不可能寫出任何好文章了。改作文,最重要的首要工作應該是鼓勵,無論學生寫得如何,都要找到一個,甚至兩至三個優點,肯定學生的創意、用心或努力。而後是給予建議,如果老師有明確說明這項寫作練習的要點,批改時應該可以提點學生未能達成的目標,亦可建議改進的方向,如果可以不寫出自己認為好的句子就盡量不寫,因為任何人的寫作都不應該被範例限制,若要寫,可特別告訴學生:「這是老師的想法,給你參考,我更期待你再與老師分享自己修改的版本喔!」是的,最後不妨給予學生期待,讓學生有再次思考、修正、進步的空間和機會,很可能幾次修改後,會出現令人驚豔的作品呢!

  如果學生喜歡書寫,必然得在批改作文時多下點功夫、多花點心力,多鼓勵,再建議,千萬別大筆一揮就抹去學生努力的痕跡。

2015-10-11

《刺客聶隱娘》:關係的決斷,一個人的自由

刺客聶隱娘 / 侯孝賢 / 2015
  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上映一個多月,許多影評人或電影愛好者都已經談過自己的詮釋,使處處留白的聶隱娘藉觀眾的眼睛更加豐富起來。正巧最近研讀文學批評中的讀者取向理論(Reader-oriented Criticism),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便提出一個作品留有越多未定性和空白——也就是未言盡之處——就越能展現藝術效果,因為這樣的文本讓讀者(或觀看者)運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信念與想像力參與其中,成為創造意義的一份子。所以他說:「文學作品意義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絕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產生效果的根本出發點。」
  若以上述觀點來看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就有趣多了。對於需要劇情的觀者而言,可能會因電影中省略許多對於人物關係或人物背景的描述而困擾,但侯孝賢導演將44萬呎底片剪接剩下1萬呎,成為一部接近兩小時的電影,選擇了將哪些東西呈現在觀者眼前,而哪些省去不說,自然有其用意。就如片中寡言的聶隱娘,也如我們在生活中遇見的所有沉默與難以言說的情感,無法被固定在某些片面的詞彙或邏輯之上,只能感受。感受,才是生命最真實的樣貌。
  作為一位觀賞者,我自然也在觀賞中自行填補了那些空白,自行創造了於我而言聶隱娘的意義。為此,在觀賞電影前我沒做什麼功課,希望能自己去直面作品。後來看到許多精采的影評,其中也包括編劇謝海盟寫下諸多背景設定,但最珍貴的,還是剛看完沒多久,那自己醞釀出來的感想吧。

—下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10-03

學測指考合一?我們期望學生如何走向未來?


高中校長為何支持學測延後,和指考合一?
北市教育團體連署學測延至五、六月舉行,北市高中多數校長支持,台中一中校長陳木柱、高雄女中校長黃秀霞也認同,並指學測、指考二合一是未來趨勢。教育團體連署學測時間往後延,並以考試分發為主,甄選入學為輔,繁星推薦加個人申請名額不超過五成。高中校長大多同意學測時間延後,但對減少甄選比例反應不一。(引自2015.09.21 聯合報:學測、指考合一 北市多數高中支持
  因為這則新聞,最近又有些關於學測與指考是否應該合一的討論。其中不乏針對入學方式、貧富落差的論述,但若針對新聞中部分校長提出的想法來看,會發現校長們支持學測延後、與指考合一的原因,似乎有其漏洞。例如建中校長徐建國認為「已錄取大學的學生四月後可能荒廢課業。學測延後舉行有助完整學習。」雄中校長謝文斌則說「因學生除了準備學測,還要準備申請入學被審資料和面試,下學期學習狀況較為凌亂。」而大考中心正著手改善方案,期望讓「高三教學正常化」。
  期望學生能夠「完整學習」,師生能夠「教學正常化」,立意良好。但是,這樣的「完整學習」、「教學正常化」到底是以學生為出發點,還是為了學校管理方便?學測和指考的目的和形式本就不同,合一之後,究竟是對學生好,還是減輕學校的負擔?

2015-09-28

教師節快樂——向生命中的好老師致敬

因為不同的人會真是不同的事物......對我來說,「怎樣才是好的老師」是我一生都在探尋的問題......我曾希望我的教師生涯能為世界帶來更多和平與正義,但在我逐漸發現每一條道路都荊棘密布。
(當我思考做一名「好老師」時,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不斷地挑戰自身關於「什麼是善(什麼是好)」的假定信念。在下次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上面引述的兩段文字,是我時常提醒自己的話,也是我開始明白,要做為一位「好老師」必須反覆經歷什麼樣的挑戰與疼痛。教者在擁有並傳授專業或經驗的同時,必須不斷自我反詰:何謂「真理」?何謂「正確」?何謂「好」又何謂「善」?一位好老師辛苦之處,不僅在陪伴、教學、輔導、行政或研究等事務上,更在於這些選擇與行動的背後,由多強大又柔軟的心與哲思去支撐。
  面對處於不同年紀或生涯階段的學生,教者總有各式不同的喜悅與煩惱相應而生。即使是孔子,在世做為一名教師時,也非全然脫俗,孔子之所以被後世稱作「至聖先師」,其實是因為他永遠要求自己朝聖人之姿邁進,在未達到之前,學習便永無止盡。
  很高興在我的生命中,有許多老師成為我心中的一種模範,或帶給我好的影響,這些老師從不高高在上,而是能夠與學生對話,有時真的就一句話,便是一輩子。
  祝所有教育者——無論父母或教師——教師節快樂!

Lynn Fendler.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30, no. 5 (2011): 463-469

2015-09-24

【山東記遊】霧霾之夜

「歷史就是這樣創造的,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有一天他們會說不,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靜〈穹頂之下〉
  還記得抵達濟南機場那時,大約晚間八點,飯店遠在三小時的車程之外。在搖籃般的車上堅持著清醒,我直盯窗外好一陣子,對向車道被一輛輛貨車的長燈照得濛亮,霧霾讓光化作粒子,散在黑得失去遠方的夜路上,所見除了車道間的灌木,就是包圍車道的巨大柳樹。我們的車持續前進,不曾緩過,外頭任何一點光都創造影子,充斥整個車廂,那長路頓時恍若奇幻,近乎鬼魅,魍魎在睡,這是它的夢裡。我耳邊悠悠響起柴靜的口白,她說每個半夜趕路的車,都使每下一個白日汙染更重,然而他們還在呼吸,不得不呼吸,每一口氣卻都像把眼淚往肺裡吞。車前懸掛的鈴噹不時搖晃地響,不知是驅魔還是招魂。
  奇怪的是,之後幾日的白天大多有藍天,住泰山邊的那晚甚至見到了星星。我又想起柴靜問一個女孩:「你見過真正的星星嗎?」女孩搖頭說沒有。「你見過藍顏色的天嗎?」「見過藍一點的。」「你見過白雲嗎?」「沒有。」
  如今見到星星、藍天、白雲,不知道是逐步改善了,或者只是運氣特別好,原先準備的口罩也沒用上,但我仍忘不了蒙上霧霾的第一夜。這霧霾恐怕不只遍佈空氣,也存在於網路、媒體、學校、社會,甚或日常的每個角落,以及人心。
  他們問我們有沒有QQ、人人或者微信,不過一個海峽的距離,資訊或通訊卻是充滿阻礙。談及教育問題,他們說自己實在只求一家平安健康地活著,沒什麼抱負去顧及他人,即便知道偏鄉的一切資源困境,那裡終究是個太遙遠、太辛苦的地方,當可信任的非政府組織都不存在,幫助他人是太過天真的想法。他們說,自己只是普通人,我好像看見千年以來這龐大土地上的老百姓,一直是這樣生活的。翻牆,或者翻越這場久久不散的霧霾,仍不是簡單的事。
  願有日我們都堅持清醒地走出霧霾,讓霧霾消失,一起看見彼此,看見那星斗滿天。

2015-09-17

【山東記遊】朝聖——孔子老家曲阜:孔廟、孔府、孔林

2015.09.12 於濟南曲水亭巷
  九月八日到九月十二日,這五天算是和臉書、Google都絕緣了,因為和研究所的老師同學一起去了趟山東江蘇,發表論文兼遊歷。
  這是我第一次到「對岸」去,行程從第一天在飛機上看夕陽西下,隔日去徐州走進詩子山楚王陵,而後在江蘇師範大學歷經一天頗為精彩的兩岸論文發表會,再來參訪台兒莊古城的驚人重建之貌,更拜訪了孔子老家曲阜,到最後一天走過濟南賞大明湖也賞泉,劃下句點。
  這趟旅程令我印象深刻的,風景或歷史還是其次,主要是有機會和江蘇師大的學生交流,談話中政治、社會、教育都無須避諱,對彼此想法真誠的好奇,顯得格外珍貴。此外,還是「人」最吸引人。這一路上看到很多「人」,騎著各式造型電動車的、帶著鳥籠溜鳥的、聚在路邊打麻將的、販賣花花草草頭飾正夯的、也來景點旅遊的......對我來說,無論何處,最美的風景都是人。因為人的存在,地方才有了生命。

  而這趟旅途中見到最重量級的人,莫過於被稱作至聖先師的孔老夫子了——真正的朝聖,就是到曲阜見孔子。
曲阜孔府—聖府

2015-08-29

《Sket Dance》:助人者恆自助

「藤齊,我問你一句,你所認為的助人為樂是什麼?

「做一個理解者。」
 「即便克服困難並不意味著改變,那也沒關係。
 只要對方能夠認可自己現在的位子,我就會懷著摯愛之情,
 助他一臂之力。」

漫畫《Sket Dance》,左至右為藤崎佑助(Bossun)、鬼塚一愛(姬子)、笛吹和義(Switch)。
  《Sket Dance》是一部以「助人」為主題的漫畫,高中生藤崎佑助(Bossun)創立了在校園接受委託,幫助同學、甚至老師的社團,雖然這個社團的成員只有他與金髮女孩鬼塚一愛(姬子)、用電腦說話的笛吹和義(Switch)三人,但在他們不斷伸出援手的過程中,與無數人建立了友誼。
  作者篠原健太曾是《銀魂》作者空知英秋的助手,所以有人說《Sket Dance》是高中生版的萬事屋,故事也總是有笑有淚,有無厘頭也有真摯感人之處。在台灣由東立出版,譯為《學園救援團》。
  之前在朋友的推薦下,找了這部漫畫來看。我常覺得一部漫畫能做到讓人忍不住大笑,或莫名落淚,是很了不起的事,《Sket Dance》大概就是這樣的漫畫。故事裡有屬於高中生的種種日常,要經營社團、面對考試、參加運動會、經歷旅行,也要考量生涯發展、與師長打交道等等,裡面有友情、親情、師生情,當然也有青澀的愛情,最重要的則是貫串這一切的主軸:助人者恆自助只要有人傾訴煩惱,Bossun、姬子和Switch捨盡全力都會幫助他們——伸出手幫助人的同時,就是拉住自己與世界的聯繫——在遇到困難時,曾經接受幫助的人都會回來幫助他們。

2015-08-28

瀏海

  大概從高中開始,我慢慢習慣自己修剪瀏海。
  上國中時,媽媽告訴我要剪短頭髮,那時自然捲讓頭髮瞬間膨脹,簡直像是頂著一球海帶。我不喜歡,就去離子燙,神奇的是,這一燙之後就再也沒捲過。我擁有了直髮,只剩後腦勺還留有一點捲度。
  我開始喜歡短髮,前面稍長,後面稍短,這樣倒V的短髮。理髮師說那叫做「鮑伯頭」,聽說是1950年代歐洲流行的髮型。其實這種髮型不好整理,要吹才好看,必須保有略為蓬鬆的優美圓弧。但一個學生每天早晨上學前還要在鏡前吹半天頭髮,對我這般懶惰的人而言是太麻煩了,通常吹吹髮尾和瀏海就草率出門。
  只有對待變長的瀏海總是不草率。
  頭髮長得快,但若要每隔幾周或一兩個月就到理髮店不僅麻煩,也很花錢。於是我開始自己修剪瀏海,拿著一般剪刀,在書桌上鋪張對折過留有摺痕的紙,前面放面小鏡子,右手邊放把梳子,自己的美容院就開張了。
  修剪並不麻煩,要點是不要一次喀嚓剪下去,絕對會後悔。我總耐心地順著瀏海的方向修剪,若長度太長,就大膽一點移高剪刀,最後讓瀏海停在眉毛上,不要遮擋到眼睛就好。每次到理髮店,我會觀察設計師怎麼剪,我自然是沒辦法剪到那種程度,但直至現在我已經甚少失手了,總是能讓自己滿意。一邊修剪,細細長長或短短的頭髮落在紙上,往往修剪完畢才發現那頭髮真不少,細碎的黑色頭髮落在白紙上,彷彿一種雪上足跡,或溜冰之後,冰上一道道且站且走、且行且舞的刻痕。
  修剪完不免要欣賞一下,卻不算是在欣賞「自己」,而是欣賞「自己的作品」。修剪瀏海就像把長長短短的日子修成好看的樣子,在開始新的日子,讓每次的自己都有所不同,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們自己,就是我們自己的偉大創作。無論那多麼細微。

2015-08-25

電影《腦筋急轉彎 Inside Out》的情緒教育20問

Inside Out / Peter Docter / Disney&Pixar / 2015
  Disney與Pixar的新作品《腦筋急轉彎 Inside Out》,由《天外奇蹟》的導演Peter Docter編導,上映沒多久便造成轟動,大人小孩都說好看。上周也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賞,看得很享受,馬上認定這是情緒教育或生命教育的絕佳教材。因此,和觀賞其他電影時不同,我並不想寫自己的觀後感,而是想提出問題,讓自己反思,也提供討論。
  我認為,與其說《腦筋急轉彎》呈現的是一個故事,它更接近一個絕妙的idea。這是個將人類大腦具象化的idea,裡面不只有情緒,也有記憶、幻想、夢、潛意識等等,那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無法自行觀看的內在,豈不是妙極了!(其中真的有許多巧思,例如長期記憶儲存的地方長得很像大腦皮質的形狀。)
  有了Disney和Pixar來說故事、製作動畫呈現,讓大腦運作變得非常生動,也充滿情感。我想,這是一部非常適合老師帶著學生、家長帶著小孩一起欣賞的電影,而欣賞之後,也別忘了引導孩子想一想吧!

—下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8-19

旅行台中,喫茶享受


在這目不暇給的人世間,
充滿了閃爍的愛與希望,
曾經如此支撐著我。
——草間彌生〈生之祈望〉

  在長長的公益路上、草間彌生的鏡屋裡、在旅行喫茶店的茶香前、在夜晚的茉莉二手書店,享受一個人的步調,就像陽光生長在時間與空間裡,而我能夠盡情品嘗。

2015-08-14

《麥田捕手》與近況


「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裡玩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備,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裡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從早到晚就做這件事,我只想當個麥田捕手。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但我真正想做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
——J.D.沙林傑《麥田捕手》

2015-08-12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夢的責任、活的理由


「一切都是想像力的問題。我們的責任從想像力中開始。葉慈這樣寫。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 正是這樣。反過來說,沒有想像力的地方或許也不會產生責任。」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2015-08-08

課綱微調拆解(三)政府、學生與社會大眾面對微調爭議的姿態

  最初決定要分三篇寫自己對課綱微調的想法時,並沒有預料到後來一周的發展。短短的一周內,發生了很多事情。學生衝進教育部、林冠華燒炭離世、學生與吳思華會談,後來甚至連蔡英文和白狼都出現了。直到今天,學生宣布撤離。
  我經常在想,真正觸怒學生的是什麼?或者學生真正在尋求的又是什麼?可能不只是對「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有所期待,也不只是對於「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恐怕還有一些對於政府、政黨與師長的不信任?這一篇,便是針對政府(教育部)、學生與其他社會大眾的聲音做個整理與討論,也會觸及教育部課綱資訊不透明與學生抗爭的議題。

三、政府、學生與社會大眾面對微調爭議的姿態


政府的態度

  課綱微調,其實是從2014年開始的事情。當時的教育部長還是蔣偉寧,一月公布沒多久,抗議就緩緩延燒,而教育部的回應始終是這一切「合憲、合法、合程序」,但卻遲遲不公開審議會會議紀錄和檢核小組成員名單,也因此臺灣人權促進會提起訴訟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15年2月12日判決教育部違反「政府資訊公開法」下公開公共訊之相關規定而敗訴(請參考:〈判決翻譯機:教育部課綱微調案〉)。然而直到8月3日的對談,吳思華仍然以課綱內容本身具有正當性(沒有違法)為由拒絕撤回或暫緩(至於成員名單,則說要詢問成員意願再行公布)。
  教育部的作為引起很多懷疑和憤怒,並不單單是因為課綱的內容而已,而是政府一直給人「虛應故事」的感受從五月的公文請各校採用新課綱,後來教育部自認「妥協」提出彌補方案:
  1. 新舊課綱併行
  2. 新舊課綱差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
  3. 即刻依程序啟動課綱檢討
同時也提出未來「大家一起寫教材」的計畫。這些方案固然能在表面解決新舊課綱的問題,但也盡失課綱的存在意義。學校教師有選書權,選擇新或舊課綱規範下的哪一版本,是各校自由,如何教當然也是教師的自由,因此這些方案能解決表面上「新課綱遭反對」的問題,可是政府對自己犯的錯與核心的問題都隻字不提。
  讓事態升溫的,其實是政府的態度。
  包含臨時取消座談會、敗訴仍上路、警察逮捕記者、吳思華始終不現身面對學生又要向學生提告等等,這是真正激怒學生與部分民眾的。當學生衝進教育部部長室,有法律可以依循,吳思華當然就可以提告。在民主社會,規則是多數人認同的,當我們衝撞規則,或時不時「網開一面」,就是在破壞規則。當「特例」出現的時候,應該要思考的是人權與結構性的問題,進而討論規則有無修正的必要,就像大家討論死刑或同性婚姻一樣,修正規則需要經過討論,且關乎人權時也不總是誰說得大聲就有用(白人大聲也沒用,黑人的人權是需要被堅持的)。但是當政府對自己「網開一面」,無視課綱程序不透明違法敗訴的事實,卻對人民嚴格規範,要向學生提告,這荒謬便令人難以接受了。
  令人難以接受的其實並不是「學生衝進教育部而被提告」,而是政府的不一致與自我寬容產生了荒謬。

2015-08-02

課綱微調拆解(二)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

  繼上篇「課綱微調拆解(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闡述了我認為課程綱要的重要性,以及理想課綱應符合的兩大要點:一、文字宜簡明、中性;二、實踐柔性課綱追求「民主多元」、「普世價值」的精神。本篇將討論的是「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
  我刻意將課綱本身應追求的理想目標,與認同衝突的問題區隔開來,是期望避免陷入二元對立的爭論(避免直接將新舊課綱、統獨、藍綠劃上等號)。但課綱微調一案之所以會掀起軒然大波,其核心問題確實是人民與政府對於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有了衝突。而這個衝突,實是生長於台灣、拿著中華民國身分證的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因為這關係著:「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為什麼我現在會在這裡?我是誰?」

二、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


  這一篇觸及的問題,恐怕是最困難的。事實上,很多人都寫過相關文章,而我只是嘗試將二元對立還原為多元並立,並且針對一些現象提出問題(學有專精,我對於文化及史觀的論述必然會有所缺陷,還敬請指教)。以下分為三小節討論:
  1. 二元對立:非藍即綠、非、非台灣中國
  2. 文化認同:學習「中華文化」是否等同認同中國?
  3. 史觀的選擇:台灣是我們的家,中華民國是我們的政府
 

二元對立:非藍即綠、非、非台灣中國

請先看看這張圖表:
試問:這樣分隔兩方對你來說是很自然的嗎?如果不是,你會在哪些地方劃上等號、歸為同一掛呢?我們可以看看,如果都劃上等號會是什麼樣子:
你是否仍然覺得等號成立,或是有部分等號成立呢?或者,是有時成立、有時不完全成立?當然,可能你也覺得這樣劃上等號很荒謬。
  事實上,這些等號產生很多問題,卻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言談中。當A提到新課綱的問題,B經常說「我們本來就從中國來」或「舊課綱就沒洗腦嗎」,而A也很容易接著說「我們也應顧及屬於這塊土地的聲音」或「新課綱的意識型態比舊課綱明顯」等等。而當A開始說國民黨的好,說民進黨的壞,甚至也將學生或社運人士拉進來一塊責罵;B就訴說國民黨有多惡劣,政府有多腐敗,所以新課綱必須全面撤回。然後——A與B就吵個沒完。
  這樣的情景是否令人感到熟悉?對我來說,這都是這陣子實際發生的。這是極端的二元對立。這是爭執與衝突被推向不可收拾的起點。

2015-07-29

課綱微調拆解(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課綱微調一案在7月23日半夜學生衝進教育部後,社會上的爭論再度升溫。很多聲音混雜在一塊時,問題就很難釐清。目前我看到整理得較簡單明瞭也較中立的說明,是「台灣公道伯 王金平」粉絲專頁發佈的「課綱微調的現況與思考」,由此也可將課綱微調的問題分成三個部分來思考:

  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二、國家、土地、文化的認同衝突
  三、政府、學生與社會大眾面對微調爭議的姿態

這三個問題實是完全不同層面,不宜混為一談,因此將分為三篇撰寫,亦避免單篇篇幅過長。本篇針對第一大點闡述我的想法,歡迎各方提供不同意見與指教!

一、政府頒布的課程綱要之意義與理想


  課程綱要是否重要?有些聲音認為無論課程綱要怎麼寫,教科書還是會補充,老師還是教自己的,學生也有網路可以學習,這樣的想法來自我們的個人求學與教學經驗,我最初也是這樣認為。但是,課程綱要顯示的其實是國家的教育理念與目標,核心問題不會只停留在字詞之爭,而是思想之爭。
  不論今天的政權由誰掌握,都不應該只是左右隱含意識型態的字詞,而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我們期望學生學習什麼?學生必須知道的知識是什麼?必須培養的能力是什麼?若不觸碰這些問題,只是在課綱上刪減修改字詞,恐怕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終止抗爭。
  課程綱要左右了升學考試的走向,也影響教科書的編寫,更甚者,掌握了整體課程的輪廓。即使是細微的文字修改,乍看影響不大,事實上卻透露了國家對教育的視野是否狹隘,而國家的視野正決定了學生與人民能看到多少、看得多遠,也就連帶決定了國家的未來。如果不把細微的影響看在眼裡,將如鄭立所言:「就像強固的城牆,偷走一塊磚,的確不會塌。但只要持續不斷有人偷走磚,他早晚會塌。你聲稱被打掉幾塊磚頭動搖不了這城牆時,也代表你在招來偷磚的小偷,以及給補牆的人偷懶理由。」(轉自鄭立臉書Cheng Lap
  課綱的最高理想,或許可從文字與精神兩方面力求進步:
  1. 文字應是追求「簡明」,並盡可能使用「中性文字」
  2. 精神應追求「民主多元」「普世價值」,讓歷史不再只是背誦,而是學習從不同角度思考與討論。

2015-07-26

《惡魔教室 Die Welle》:「我們」的力量與危險

Die Welle / Dennis Gansel / 2008
極端的獨裁政權有沒有可能重現?或者,正遺留在校園內?
真實而令人震撼的劇情,將揭露形塑極權是多麼容易,而「我們」的力量是多麼危險。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7-16

《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大人留給孩子什麼樣的世界去相信?

台/鄭有傑/2010

  一口氣看完《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心情有點沈重。許多內心曾質疑的事情,都在劇中一一爆發……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6-29

真正需要「翻轉」的是什麼?


  在高中實習期間遇到〈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課,老師以不同主題安排學生分組報告,除了報告時間與檔案格式之外,沒有什麼限制,給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就成了「翻轉大觀園」的教學活動。
  說明進行方式那天,老師剛提到「翻轉大觀園」幾個字,臺下突然連環爆出「不要再翻轉了」、「又是翻轉」、「翻轉煩死了」等等吶喊,激動得像要把教室掀了!事發突然,更是意料之外,坐在教室一角的我一時有點詫異:原來學生這麼討厭「翻轉」嗎?
  同時耳聞導師班的學生也為了物理課的翻轉教學頻頻抱怨,決定找機會與幾位學生聊聊這件事,一位同學轉而問我:「老師,翻轉到底是什麼?」那時,看著他的雙眼,我忽然明白他們口中的怨氣,竟是來自心中碩大的困惑與不安

  一開始,「翻轉」在說的是「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讓學生在家觀看教師預錄的教學影片,再運用課堂時間解決問題或完成作業。這個教學方式源自美國兩位高中化學老師,主要是為了解決同學缺課而漏掉學習進度的情況,也真的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而最廣為人知的教學影片來自「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創辦人所羅門.可汗(Salman Khan),最初是為了擔任表弟妹的家教,為了克服居住的距離限制,而運用影片與線上教學。現在「可汗學院」已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教學網站,後來出現以大學以上程度為主的Coursera,也讓學習變得更加無遠弗屆。

  那麼,台灣的翻轉教育呢?除了均一教育平台磨課師(MOOCS)等開放式的線上課程,「翻轉」更強調「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基於這項核心理念,延伸出的教學方法就非常多樣了,日本學者佐藤學提倡的「學習共同體」、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推廣的「學思達」、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發展的「MAPS教學法」還有「世界咖啡館」與「合作學習」等等,都是「翻轉」的一份子,它們讓教學現場重新活絡,也重新點燃一些教師的熱情。
  這些感動與成功是有目共睹,也讓政府開始積極力推,「翻轉」的熱度激漲,許多老師急著翻轉起來,但是——學生怎麼看待「翻轉」這件事?

2015-06-04

關於死刑——蝙蝠俠之所以強大

  很多時候,被要求表態是令人困擾的。但有時,心裡得有個答案,才能堅定地生活。只是,重要的不是答案是0或1,而是我們的想法與理由是什麼,即使我們心裡仍有疑惑,也要繼續思考。

  例如今天研究所的課堂上,同學向老師問了個課外問題,想聽聽老師對於最近的事件與死刑的看法。老師先反問我們:不贊成廢死的舉手。
我沒有舉手。和另一位沒有舉手的同學,我們各自說明了自己的看法。
  提及「我們不應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力」時,有同學說「但殺人犯先殺了人」;也有同學提及應不應該墮胎,或生死罪責不應是由人決定的,以及那些殺人犯的所作所為讓人們很憤怒、很恐懼時怎麼辦。隨著同學們的討論,我逐漸想到一些事情——「原諒與否」,是個人在情感上是否選擇寬恕的問題;「人民要不要賦予國家可以剝奪某些人生命權的權力」,是關係到每個人的公共議題;而「我們是否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力」應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最核心的價值問題。

  我不禁想起《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裡的小丑與蝙蝠俠。對小丑來說,他所作的一切都只是好玩,是一場遊戲,他不畏懼任何東西,他的樂趣就是看見別人的恐懼,因此他也能站著不動,挑戰騎著車即將撞上他的蝙蝠俠。然而,蝙蝠俠在最後一刻摔車閃了開來。為什麼?為什麼面對這個無惡不作、玩弄市民的生命於手中的小丑,蝙蝠俠不殺了他?原因無他,僅是因為「不殺人」是蝙蝠俠的最高原則。他無論如何都謹守這個給自己套上枷鎖的鐵律,即使愛人死去,即使無辜的人受到傷害,即使憤怒、痛苦與恨無法去除,他仍想盡辦法,在不殺害他人的原則下行使正義。


  當我們看著慘不忍睹的新聞畫面,說出「趕快讓他死一死」、「這個人有病」、「為什麼會這樣」等等話語,究竟是基於那個人真的罪大惡極,應以死謝罪,還是因為我們心底深處感到恐懼不安?我們並非會動手殺人的人,自然比較能夠同理的是受害者,我們會想像,如果今天無緣無故受害的是我們自身,或我們的摯愛,那痛苦和憤怒將是多麼恐怖;當這些事件離我們那麼近,我們卻無能為力、無法預測,那不安與恐慌是多麼龐大而令人窒息。
  但是,這樣強烈的情緒,能成為我們要罪犯「非死不可」的理由嗎?反過來說,執行死刑,是否有些成分,是為了平息社會恐慌、維持社會秩序?
  我想,若是如此,死刑並不是為了讓犯人「償命」,命終究不可能等價償還(何況許多人的命,終究沒人以命去償)。死刑更像是讓犯人與社會永久隔離,失去任何可能再度危害他人的機會。那麼,是否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亦可辦到呢?

  老實說,關於後續的這些,我還沒有想清楚,我還很多疑問。有人會說不想養這些犯人,有人會說將有人為了吃一輩子牢飯而殺人,也有人說這些人為求一死才去殺人,或有人說廢死是為了避免冤死,以及這是社會的共業等等,但這些似乎都是外圍的事情,保留死刑仍可以檢討司法與社會;廢除死刑仍可討論對於這些罪犯該如何處置,我們終究還是要面對「我們是否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力」,以及「我們要不要賦予國家可以剝奪某些人生命權的權力」。
  連帶地,一個人的生命到底能不能由任何人決定?一位當消防替代役的朋友最近便深有感觸,他說:「沒有人能決定一個人是否該死,那又有誰能決定一個人命不該絕呢?」看著這個提問,我也困惑很深。

  老師最後說,現在可以說得很理性,但若真的發生在自己身邊,一定沒辦法選擇廢除死刑。是的,這真的非常困難,試想小丑這樣的人出現在這個城市,我們會多麼恨不得他死?也因此,我不會說支持死刑的人就如同殺人犯,我也不會說希望廢除死刑的人就是慈悲,問題很可能不在於此,而在於我們的心不夠強大。這或許就是蝙蝠俠強大的原因


2015-05-23

【國文實驗室】典論論文:那件讓你想全心投入、盡己所能為它努力的事


  十天的短期代課機會,是我在半年的實習之後,第一次站上講台進行教學。十天、兩個班、共十七節課,要上完《典論論文》整課與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在開始代課之前,我去了學校三次,試教給老師看,也與老師討論教學及瞭解班級狀況,備課自然不用說,將自己準備好,是站上講台必要的責任。

  不過,這幾堂課下來,我經常在思考的並不是教學的內容,而是班級經營
  當我在教室裡就是那唯一一位真正的老師,而非實習老師時,如何掌握全班的狀況,從而調整教學方式與步調,是最重要的任務。而且,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獨自面對——當全班同學都非常精神不濟,因狀況外而答非所問;當進行討論時,有一群女同學自拍起來;當學生低著頭滑手機滑不停,或進入夢鄉;當有人聊天聊得太開心,甚至玩不知哪來的劍玉玩到掉到地上;當有人在讀的是下一節要用的書,而完全沒有進入課堂;當有幾個學生時常遲進教室,或者缺席......不過九堂課,我卻已看到了實習時未曾見過的課堂風貌。
  我不斷地想:如何才能讓學生打起精神上課?如何才能吸引同學投入課堂?如何才能讓最多學生有好的學習品質?如何提醒睡覺、玩手機甚至聊天的學生?如何不耽誤進度,又將學生應理解的東西教給他們?不過九堂課,我已試過用PPT上課、用黑板上課、請學生翻譯、抽籤問答、分組討論及發表,也不免配合教學內容,帶上幾句有著些許說教意味的話語。

  今天其中一個班已經上完《典論論文》的課文,我讓他們討論了一個問題:「曹丕為什麼要在最後一段來個古今對比,並批評今人『不強力』?和第三段批評『貴遠賤近』,及第四段寫『氣不可力強而致』有沒有自相矛盾?」其中有一組這樣回答:
雖然作者表示個人的先天才氣、性情或清或濁不是勉強就可以獲得的,但是現代人大多不知努力自勉,是連自我努力都未做到,只知崇尚古代而輕視當今,又常受外物而影響,失去了古人害怕時間白白流逝而努力認真自勉的精神。
看到這個答案,我非常欣喜,因為這正是我在《典論論文》這堂課中,最想傳遞給學生的道理。曹丕雖然說一個人的才氣是先天所決定,但是並沒有否定努力的價值,事實上,若沒有為己志努力,就是徒然浪費自己的天賦,所以他才會為才華洋溢卻「遺千載之功」便逝世的建安七子萬分感嘆:「斯志士之大痛也!」

  課堂最後,我又給了學生一個問題:「請想一想,有沒有什麼事情,無論處境如何,你都想全心投入、盡己所能地為它努力呢?」我將麥克風傳下去,請學生選一件事回答,若想不到,要說「沒有」。
  很多學生說「沒有」,或許真的還沒想到,或許是害羞,但也有學生說了幾個單純的事,像是讀書、唱歌、英文、快樂生活,或是環遊世界、高空彈跳、賺錢......傳完一圈,我並沒有要為他們的想法做評價,我只說:「希望有一天,你們都能找到一件事,讓你能夠堅定地告訴別人,那就是你最想投入的事。」

  最後,學生轉而問我:「老師!那妳呢?」

  「我最想全心投入,盡我所能為它努力的事情,就是當老師這件事。」
  這是我早就想好的答案。

2015-05-12

從教科書展看課綱微調(2015/06/10更新)

104學年度中小學教科用書展現場
  最近因為課綱微調,又是一陣沸沸揚揚,恰巧看到國教署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舉辦了「104學年度中小學教科用書展」,地點離學校也不遠,就決定去看看。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的大樓中,設有教科書中心及教科書圖書館等單位,教科用書展則是在二樓的一個小空間,現場分為高中用書與中小學用書,依科目及出版社擺放,頗為齊全。有這機會,我自然是先去看各出版社編輯的高中國文課本,事實上國文科的課綱微調影響不大,倒是現代文類在各版本有比較大的選擇差異。

  過沒多久,有師大教育系的教授與學生來參訪,大概是一位先生為他們說明課綱調整的法源、教科書的編輯與審查流程,也提及行政法規與程序上的一些問題,這部分在此暫且不論,在一旁聽完說明,又翻翻歷史與公民課本,再細看現場準備的「課程綱要微調修正對照表」,大致上能夠理解教科書審查的原則,即是:課綱上有的你不能沒有,課綱上沒有的你可以以課綱為基礎自由發揮。就此看來,在歷史課綱中明寫的「說明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對台灣的影響」、「說明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與影響」、「兩岸關係、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保釣事件與國際關係的變化」等等,都是教科書一定要有的內容(現場各版本的教科書也確實都有),然而,解說者特別說明,各出版社的編者如何描述與詮釋課綱中提及的歷史事實,或使用多少篇幅,其實審查委員沒有什麼權利可以更動或提出修正
  公民科則是在人權單元中,明確寫出可「舉例」的事件,包含「我國的白色恐怖、良心犯、德國納粹等政權清除異己的種族大屠殺等等」,至於教科書的編者選擇什麼例子,是否要以鄭南榕為例,實是審查委員無法限制的總而言之,有些歷史事件不能算是被「拿掉」,而是列為「舉例」;有些歷史事件有在微調的歷史課綱中被強調,也沒有消失。而大考是依照課綱設計,也就是說,考題不一定會出現鄭南榕,但一定會出現和「人權保障與立法」有關的題目,至於題目中使用什麼例子,也是有一定的彈性。

  經過這一番實地走訪,我理解多了,當然,微調的課綱還是有些可能為人質疑之處,包含可以思考到底哪些事件是身為這個土地的學生必須知道的,這些事件就應該放入課綱。又例如一些字詞上細節:
  1. 「原住民」皆改為「原住民族」(提及個人時仍維持使用原住民)。
  2. 將「接收臺灣」一律改為「政府遷臺」或「光復臺灣」。
  3. 將「日治時期」改為「日據時期」。(2015/06/10補充)
  4. 至少三處加上「中華文化」,如歷史課綱中「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改為「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保存與創新」;國文課綱中將「以理解文明社會之基本價值」改為「以理解中華文化與文明社會之基本價值」。
對於這些部分,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盡相同,因個人對於史觀描述的論述能力不足,在此無法加以深入評論。不過我覺得「中華文化」一詞挺有意思,不可否認我們多數人的文化基底是中華文化,但我不認為有必要特別強調,如日本與韓國也有諸多中華文化的背景,然而我們能不能像日韓在不斷的演進中走出自己的文化——「臺灣文化」?這可能是值得思考的。

  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選擇教科書的,是學校的老師們使用教科書進行教學的,也是學校的老師們因此,無論教科書上怎麼寫,老師都有選擇權,更有進一步詮釋與補充的空間,如何在教科書有限甚至可能偏隘的內容之外,做出最有意義與效果的教學,讓學生有機會去面對歷史與思考文本,完全操之教師手中。若只是使用出版社給的教師用書,停留在解釋單一而片面的說法,那不僅可惜了教師一職,更會是學生莫大的遺憾啊!

相關參考資料:教科書發展中心發佈之新聞稿
--
 2015/06/10新增 

關於歷史課綱:
感謝好朋友啟軒針對我的不足之處與盲點加以補充以上資料!也分享啟軒的觀點(粗體與顏色為我標記):
課綱作為「綱領」,其具備的是「指導」性,它是為出版社與撰書者先下一步指導棋。靠著課綱版本的課本考察也許非常實際,但反黑箱歷史課綱批判的重點其實是被迫下了「歷史指導棋」,它跟如何呈現、如何教學無關,它是歷史詮釋的被扭曲變形,為的是符合「某種身體」(但要說是什麼身體,我不能斷言),它消解了原先開放多元的詮釋,概念先行於歷史文本。 
「有權知道的歷史」被取消,在課綱中隱沒,變成「補充文本」與「老師自行選擇要不要說」的時候,我們陷入另一種危險,因為「本來應該知道的歷史」,最後因為在課綱中被微調取消了,可以不寫、可以不詮釋,甚至可以跳過──歷史是可以跳過的嗎?──那麼這一步指導棋就下得太陰險了,因為勢必有的老師會因為立場、因為知識有限、因為意識型態離開了詮釋場域──本來這些歷史被批判,還是可以知道,但連「被批判」的權力都沒有,那就是「可以消音」。
  脫隊者、刻意離隊者的影響還在,不能夠完全規範隊員的態度,但是可以規範的是照著行程走,而且「全員到齊」。

2015-04-07

《暗殺教室》:教師這種職業帥得掉渣


  讀過「不務正業心理師」寫的〈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再加上老弟的推薦,就決定找時間來閱讀這部漫畫——《暗殺教室》。就漫畫而言,這是一部既勵志又充滿笑料,作畫乾淨且流暢的作品;就故事情節而言,這是一部探討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具有激勵教師與學生之效的作品。

  儘管這個故事設定非常超現實——因為現實中不可能有任何一位教師的身體及頭腦能夠以20馬赫高速運作——只有漫畫中長有觸手、能夠打破月球、還常在下課期間來回國外的「殺老師」有這種能力。(至於這位「殺老師」為什麼有這等能力,以及為什麼他長得很奇怪,就請去看漫畫吧XD)
  「一位教師的身體及頭腦能夠以20馬赫高速運作」,這意味著什麼呢?這表示他能夠花費比一般人更少的時間完成許多事情,諸如:讀完全國全科目的教科書、為班上每位同學設計不同的試卷、同時以各種適合學生的方式指導每一個學生......老實說這些事情,如果可能發生該有多好?然而在這種類型的漫畫中,有件很重要的意涵一定要傳達:「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能做到的事情。」無論是「殺老師」這種怪物級教師,還是受到差別待遇的放牛班學生,抑或一般的教師,都有屬於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想想看,「殺老師」其實可以放輕鬆點,反正放慢一點也比別人快上許多,但是在漫畫中,「殺老師」幾乎總是以最高速全力以赴,為什麼?或許如他的台詞:「只要面前有學生,就會想讓他們成長,這是所有教師的本能。」

  所以,就算只是個走路時速5公里的普通人,作為一名教師,仍能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全力以赴。即使我們也會迷惘是否自己教給學生們的就是就是最好的答案,但也就是經歷這樣的過程,在自己心中反覆辯證,才會與學生一同成長。
  「正因為如此,教師這種職業才帥得掉渣呀。」

2015-04-04

《見樹又見林》:試以社會學檢視學校、老師與學生的關係


  前陣子讀完傳說中社會學的入門經典《見樹又見林》,有不少想法,或者可以說——修正了以往不自覺忽視社會架構的思考方式。我想這本書中最為重要的觀念,在於我們必須時常意識到「我們總是在一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參與著社會生活」;我們必須在注意行為本身之外,進一步瞭解我們或他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附加著什麼,以及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創造改變,但必須提醒自己不要總落入「個人主義」的思維,因為無論我們自己是怎麼想的,只要作為某一種身份,我們就不僅僅是我們個人

  光是這樣講當然不太容易瞭解或接受,我們需要一些例子,這正是《見樹又見林》這本書精彩的地方,作者亞倫.強森用了許多就在我們生活之中的例子進行說明,而翻譯此書的譯者也非常用心,補充了不少台灣的實例,全書讀來輕鬆又充實。其中,最令我反思的例子,是關於「學校」、「老師」與「學生」,正好可以拿來重新檢視與反省我曾寫過的〈教育的食客與廚師〉〈放下身份預設的教室〉

2015-03-21

放下身份預設的教室

  讀到〈不務正業心理師: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這篇文章,頗有感觸,有些感想:
『維護自己的尊嚴跟生命是人的本能,但當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已經超越教師所能理解跟控制時,教師能不能允許自己「不知道」、「不會」、「明明是被捅,很羞愧的時候,還看到孩子的成長?」』
教育,不是關於「我是一個好老師/講師」,而是關於「讓你們有一天能夠超越我」。我在這裡,我等著你們來挑戰,用肉身真實地與學生互動、交流,你們會反覆地用自己的方式挑戰我、而我帶著一種自己可能被傷害也無所謂的覺悟,反覆地許下承諾以對方的成長為目標,重點不是我,而是挑戰的你們、以及你們要面對的未來。』
  我們正身處於一切都在快速轉變的世代,科技與科學的演進改變了知識的傳遞方法,也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這兩項改變,首要衝擊的就是教學,因為傳統的教學就是「依靠人與人的互動來傳遞知識」,如今這已經不夠了,知識或者資訊沒日沒夜地滲透我們的生活,在現在的教育現場,身為老師要如何轉變心態與教學方法?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因為時代的變化,教育現場正在被撼動,於是出現了「翻轉教學」、「學習共同體」、「學思達」等等教學法。然而,這樣的變化勢必會有一段強烈的「陣痛期」,陣痛的包含老師,也包含學生與家長。其中最痛的可能是現在30歲至45歲的老師,這些老師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擔任教職後曾使用十來年的教學方法,都與在新世代長大的學生完全不同。我見到許多老師想要轉變,但真的非常辛苦。身為現代的教師,並非把知識攤開給學生看看就好了,而是需要先自行吸收更多、更廣、更深的知識與方法,從中萃取精鍊,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其實非常耗費時間與心力,在必須創造學習成效的前提下,老師讓自己變得輕鬆之前,需要準備好的東西絕對比許多人想像的多。每位老師都應該問問自己,在這個世代,「老師」能做的到底是什麼?除了教,都應該再次放開自己去學習新的一切。我看到許多好老師,即使辛苦,都還是非常努力、一點一滴地學習著。

  只是,在老師們學習的途中,學生與家長勢必也要面對陣痛。轉變太過快速,讓一切都還來不及成熟,總有學生或家長抱怨「翻轉教學」帶來的負擔,或是認為成效不彰(尤其不少家長認為成效等於分數),可是有時學生與家長,或外界的人可能忘了:老師們也希望帶給學生最好的教學與成效。只是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我們做為學生能不能接受老師並非全知全能的?能不能用有效、善意的溝通給予老師回饋?能不能因為這個翻轉與陣痛,反而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

  我想,無論是哪一方說不出「我不知道」、「我還在想」、「我正在努力」、「你(們)有什麼想法」這些話,除了因為尊嚴,還因為背負著另一方的「期待」:學生不敢問問題,有時是因為預設老師期待自己學了就懂了;老師說不出不知道,有時是因為老師這個身份被預設有很大的責任要懂,學生也期待老師都懂。於是,我正想像著放下這些身份預設的教室,將會是什麼模樣。

2015-02-23

《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希望來自不懈地探尋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 James Marsh / 2014


I have always wondered what makes the universe exist. 
Time and space may forever be a mystery, but that has not stopped my pursuit.
我總思考著宇宙如何存在。時間與空間可能永遠是個謎,但這從不讓我停止探尋。
——Stephen Hawking

  《愛的萬物論》是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傳記電影,飾演霍金的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剛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全靠他將天才宇宙學家——因漸凍症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的模樣——詮釋得讓霍金本人都覺得彷彿看見自己。而這部將真人真事搬演上大螢幕的電影,確實有將霍金與前妻潔恩的故事動人與煎熬之處呈現出來,不過對我來說似乎少了點用鏡頭敘述之外的醞釀和延伸,所幸無礙於看到電影呈現的霍金,與霍金的情感及生命歷程,讓我感受到,希望、愛與真理,或者說那可以「解釋萬物的方程式」,全都來自努力不懈地探尋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2-21

《人在囧途》:人間自有真情在

人在囧途 / 葉偉民 / 2010

  近來覺得中國和香港有不少適合新春賀歲的歡樂電影,我特別喜歡《人在囧途》、《喜上加囍》和《最強囍事》這一類,笑料百出之外,也頗有人情味,相當溫馨,非常適合春節闔家觀賞。去年我們家一起看了《人在囧途》,今年則看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發現《泰囧》並非《人在囧途》的續集,徐崢與王寶強再度演出,不過人物與故事設定不同,《泰囧》還有黃渤加入,最後甚至有范冰冰客串呢!不過兩部相比之下,果然還是《人在囧途》勝出許多,還能見識到中國「春運」的盛況與艱辛啊!所以還是來記錄一下觀賞《人在囧途》的小心得——

  據說春運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人口移動奇蹟」,畢竟「回家」兩字說來簡單,但中國有多大,又有多少人要回家,這麼一想就很不得了了,《人在囧途》的故事就是兩個男主角春節碰巧同路,沒想到衰得一路換交通工具還到不了!搭飛機,結果目的地機場因大雪封閉;改搭火車,沒想到開一半說前面路坍方;再換小巴,誰知後來熄火發不動了;搭上客運原本安穩睡去,醒來竟然回到原地,因為橋斷了!更慘的是錢包掉了,旅社淒涼,買彩券中了台麵包車,卻半路翻車......人還能更衰嗎?然而,「衰」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重點是再怎麼衰,其實「人間自有真情在」。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2-18

羊年喜洋洋!


送上今年製作的新春賀圖,祝大家新年快樂!滿願成就!
(「滿願成就」是日本祝福語,就是希望所有的願望都能成真與實現囉!)

2015-02-17

《시 /生命之詩》:愛的告白與告別

《시》/ 李滄東 / 2011

〈姊妹之歌〉

那裡怎麼樣呢?有多寂靜呢?
晚上依然有晚霞
聽得到前往森林的鳥叫聲嗎?
沒寄出的信,你收得到嗎?
沒說出口的告白,能傳遞給你嗎?
時間流逝,玫瑰會凋謝嗎?

現在是要道別的時刻
就像停留縱逝的風
就像影子
連跟隨我的小腳印
都該道別的時刻
沒有實現的約定
永遠成為秘密的愛情
悲傷的腳踝,所親吻的一片樹葉

我有多麼愛你
期盼你會知道
我祝福你
在度過黑色江水之前
用我靈魂的最後一口氣

我開始夢想
在某個晴朗的早晨
再次醒來,用睡眼惺忪的眼
再次遇見你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2-14

《刺激1995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希望,或更深的絕望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Frank Darabont / 1994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

  繼復興空難之後,這兩天新聞時時刻刻更新著高雄大寮監獄六名囚犯挾持人質的進展。媒體總是如此密集轟炸著閱聽人,而閱聽人似乎總是難敵這些「電影般情節」的吸引力。但是,有些事情仍然只會發生在電影裡,例如在監獄牆上挖出一個隧道,再打破污水管,於爛泥屎糞中爬行,最終逃離監獄,到夢想中的海灣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看著新聞,我想著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1995》中的情節,究竟是帶給人們希望,或是更深的絕望呢?

—本文有透露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2015-02-10

獨處可以,無聊不得

Photo by Kate Mao, 2013, NCCU

  今天讀到一篇文章,是詹宏志與楊照對談法蘭岑《如何獨處 How To Be Alone》這本書。(獨處的力量:在這個人人擁有好多螢幕的時代,我們還「會」獨處嗎?)書我沒看過,但從詹宏志與楊照的談話,大致知道法蘭岑認為網路世代讓閱讀與寫作面臨危機,人們因此缺乏了獨處的能力,也就匱乏了獨處所能得的一切。詹宏志認為沒那麼嚴重,其言:「網路要摧毀閱讀,是低估了閱讀,也高估了網路。」從而談了許多詹與楊各自認為閱讀與寫作這樣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閱讀與寫作是讓人面對自己最好的方式,詹宏志說明法蘭岑在書中提到:
「閱讀是孤獨的,寫作也是,因為閱讀時你必須離開所有東西,跟書和作者直接連結,除了這個動作外,沒有其他動作可以替代閱讀;寫作也是一樣,你必須跟你那還沒成形的思緒拉扯、搏鬥,最後把腦中某些想法訴諸文字。這不是一個群策群力、或者透過其他形式能溝通的方式。」
我能認同,不過我想,閱讀與寫作的「獨處」,也僅僅是「處於一個人的狀態」而已,閱讀是和作者、書裡的角色或文字對話,寫作是和自己的內在或某個可或不可意識到的讀者講話,雖然似乎是比起滑手機瀏覽網路及按讚更接近自己,可是只要用了語言,就是不甘寂寞。
  想想,聽說靜坐的時候要試圖讓自己摒除雜念,連和自己講話、組織腦中的語言都要避免,不然如何真正靜下心來呢。靜心很難,比獨處更難。只要使用語言,我們就不安靜。

  在我看來,獨處可以,但不能無聊。無聊的獨處就是寂寞。
  閱讀有聊,書寫有聊,聽音樂有聊,看電影也有聊。

  詹宏志與楊照談著談著說到閱讀小說和觀賞電影的差別,於我而言,實在不能把電影和小說當成同一回事,也沒有孰優孰劣。看小說時最好忘了電影,看電影時最好忘了小說。電影的作者就是導演,不是書的作者;書的導演就是作者,不可能是電影的導演。不同人的創作,自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本,可以對照比較,但無關文字或影像的本質。

  文字和影像當然不同,用這兩種方式記憶也是。
  有些人明顯是文字記憶者,對文字非常敏感,記憶像是關鍵字索引,一個字詞連一個字詞,就背出一個句子,背完一篇文章。看完電影記得的不是那個表情那個光影,比較深刻的是某句台詞。所有東西的位置,也是靠關鍵字連結,什麼在哪一櫃的L夾裡面,什麼在書架第幾層。關鍵字加上數字編碼,提取記憶的速度就是快又準。
  然而影像記憶者完全不同,我們對於記憶文字其實有點障礙,畫面勝於一切。背書時要靠書寫、畫記或畫圖,考試時腦中浮現的是課本或筆記本,再行放大縮小。螢光筆很有用,不同顏色的筆是必備,自行簡化畫面是記憶之道,因為影像記憶是靠畫面,越雜亂、細節越多,必定得越加費心費時回想。看電影我們記得人物是從左邊走到右邊,還是從右手接到左手,我們記得那一幕的顏色與光是什麼模樣。攝影時景色就深烙心底。
  兩種記憶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對於我這種影像記憶者來說,最怕事物改變。怕一個朋友的外貌改變、怕一個地方的景色改變。我怕我認不出來。怎麼和我記得的不一樣了?全然無法忽視那一點的不同。好在通常外貌改變不代表笑的樣子也改變,景色改變不代表陽光就不以同樣的角度勾勒輪廓。
  我說我還記得,都是記得過去的風景,那絕對不會真正重現的風景,獨一無二的風景。那麼獨自地回憶,不也是和那時那人,那片風景,那個自己對話嗎。

  無聊的獨處就是寂寞,誰不討厭無聊呢。準備考試很沉悶,每天都得找些新鮮事,找個人或者找一堆人,寫幾個字或者讀一兩頁富有生命的書,是的,這就是為何考試用書讀來沉悶而且簡直逼人,因為那些字一點生命也沒有,它們全是空,它們從未真的發出聲音。
  總之獨處可以,但不能完全地安靜,安靜了就無聊,無聊了就寂寞。所以寫。所以打字。所以閱讀。只為了不孤單,反正還有人陪我,真的,你看,就在那裏。

2015-01-30

再見告別


  有學生問:「一位老師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可以想到很多,諸如熱忱與耐心,好學與專業,同理與愛,以及喜愛與人認識、交流的特質。然而,此時忽覺還有個重要條件,便是「習慣告別」。
  作為老師得告別很多。與學生相處一兩年,頂多三年,感情才正在成熟,就要畢業;或者在成為正式教師之前,代課代理恐怕都以一年為限,為了自己的未來,又是告別。不過是誰先離開而已。實質的分離之外,在學生面前,老師還得告別一部分的自己,以成為中立、公正、不被過多情感窒息的模範。
  不知是個性使然,抑或太過年輕,當我已開始習慣學校生活,卻是更加無法習慣告別。就像因突如其來的煞車或外力,被拽出等速的慣性運動,要不摔得疼痛,就是往未知的宇宙深處筆直飛去。
  而對於習慣生活的思念,就隨越拉越長的路徑無限地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