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九月了,隨著疫情稍稍趨緩,八月中旬之後多了不少與人實體見面交流的機會,這些機會讓我享受每天只專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與人互動的當下。
上週特別有感,因為台26小學堂協辦屏東縣國小初任教師研習,邀請我去上「課程設計總論」及「觀議課」。起初收到邀請我是有點猶豫的,總覺得有更多現場實務經驗的講師可能更適合,不過後來被說服的原因,是得知前來學習的老師幾乎都是「零經驗」——沒有修習教育學程,也沒有教學經驗,有些甚至連小學生的樣貌都一無所知。
轉眼就九月了,隨著疫情稍稍趨緩,八月中旬之後多了不少與人實體見面交流的機會,這些機會讓我享受每天只專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與人互動的當下。
上週特別有感,因為台26小學堂協辦屏東縣國小初任教師研習,邀請我去上「課程設計總論」及「觀議課」。起初收到邀請我是有點猶豫的,總覺得有更多現場實務經驗的講師可能更適合,不過後來被說服的原因,是得知前來學習的老師幾乎都是「零經驗」——沒有修習教育學程,也沒有教學經驗,有些甚至連小學生的樣貌都一無所知。
嘗試以「小說」為主軸,以課本中的《紅樓夢》選文「劉姥姥」及賴和〈一桿稱仔〉為主要文本,並納入電影賞析與好書推薦,構成一系列的課程,期望藉此刺激學生思考:「人們為什麼要讀小說?」「人們為什麼要寫小說?」「是什麼讓一部小說成為不朽經典?」等問題。此篇記錄「小說課」的課程設計初衷,以及第一堂課的開場鋪墊,以及學生的一些回饋。
本文為「樂府詩選」與「現代詩選」的前導課程【「詩意」與「意象」】的教學紀錄與省思。試圖以輕鬆的方式,融入流行音樂與廣告,讓學生感受「詩意」從何而來,「意象」又為何物,並初探讀者詮釋「象」背後之「意」,甚至成為創作者的可能性。全文內容包含:課程設計初衷、教學流程(含課用PPT)、教學歷程與實踐紀錄(含班級作品)與教學省思。
本文為〈廉恥〉一課的教學紀錄與省思。主軸為對於「恥」及「羞恥心」的思辨,探討「恥」在現代生活的意義,以及轉化為教學的實踐。全文內容包含:課前設立的學習目標、教學流程概要、亮點學習的思索歷程與實踐紀錄,以及課後的學生回饋與教學省思,並提供個人編製的講義,歡迎自由下載。
能力不錯的學生,就算平時沒有認真投入課程,基本上也不太可能被當。然而,能力沒那麼好的學生,必須認真投入課程,並且盡量不缺交作業,才能確保過關。對國文感到困難的學生,即便嘗試努力,但若不夠細心,或無法維持積極,也很可能不及格,而最後可想而知,他們很可能慢慢全部變成消極者。或許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容易對有著聰明腦袋卻不認真的學生感到不滿......計算學生的學期成績後,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思考。
![]() |
photo source: http://www.taopic.com/ |
![]() |
105年大學學測國文科非選擇題引導寫作(試卷截圖) |
![]() |
轉自黃武雄臉書文章 |
雖然作者表示個人的先天才氣、性情或清或濁不是勉強就可以獲得的,但是現代人大多不知努力自勉,是連自我努力都未做到,只知崇尚古代而輕視當今,又常受外物而影響,失去了古人害怕時間白白流逝而努力認真自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