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Anton Corbijn: Inside Out (2012) 右: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2007) |
當時在誠品電影院的影展看了這兩部關於攝影師的紀錄片,在那之前,我對這兩位攝影師並沒有特別的認識,卻發現自己早已看過他們的作品,有些已然是經典照片,例如U2樂團多張專輯封面和電影《控制》都是安東寇班(Anton Corbijn)的作品,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則拍下了約翰藍儂裸身擁抱妻子大野洋子的照片。
攝影有趣的是——攝影師的性格影響了他將拍攝出什麼樣的照片。如同每位作家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攝影也是如此。此外,拍攝時,攝影師必須與被攝者有一定的距離,然而要拍出一個人的特質,便必須靠近被攝者的生活與內心,不論是對於攝影師或者紀錄片的導演,都是如此。因此能夠從攝影師的家庭背景、生活模式、工作習慣到個性風格這樣全面、卻保留距離的紀錄與了解,實是難得,因此觀賞這兩部紀錄片時,相當感謝導演讓兩位攝影師的模樣有機會呈現在觀眾眼前。
而我一起談這兩部紀錄片的原因,是因為安東寇班和安妮萊柏維茲同樣作為攝影師,有一些共通點,例如他們都拍攝肖像照,拍攝的對象大多是名人或樂團,但是,安東寇班和安妮萊柏維茲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左:安妮萊柏維茲 Annie Leibovitz / 右:安東寇班 Anton Corbijn |
《掌鏡》的開頭,是獨自躺臥在沙發上的安東寇班。片中常有他隻身一人的身影。而紀錄片的最後,他說:「我沒有辦法跟人深度交心。」後來便像不願再談,說了聲「我們進去好嗎」就逕自轉身離去了。在《掌鏡》中,我看到安東寇班的攝影投射著他自己的孤獨。
安東寇班的父親是位牧師,照顧著教友,卻與家人並不真正親近。安東寇班有姊妹,但他總是短暫地停留家中,馬上又去工作。「我的作品並不完美,完美會帶走作品的氣息。我常感覺作品裡的不安、抱負、憧憬,都在呼吸。」安東寇班這樣形容自己的攝影作品,他捕捉流動的、浮躁到、不穩定的、甚至混亂的感覺,產出許多黑白、對比強烈的肖像照,讓那些明星彷彿脫出原先的身分,單單為那樣深刻的神情而存在,每個都成為堅韌、頑強的生命。然而,那之中,必然也混雜著安東寇班內心最深的情感。但是,在紀錄片中,無論是拍攝、沖洗底片、與家人共處,安東寇班看起來永遠冷靜。
search "Anton Corbijn photography" in Google Images |
一經比較,安妮萊柏維茲就成了安東寇班的強烈對比。在《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中,我們可以看到她擁有緊密聯繫的大家庭,家族照顯得非常溫暖;她有深交的朋友蘇珊.桑塔格,談到蘇珊和父親時,她會哽咽落淚;她有孩子(雖然很晚才有),總盡力兼顧工作與家庭。安妮萊柏維茲的作品很豐富,交融著時尚與古典,在紀錄片中也能看到她對於燈光、道具和場地的細節布置都是精心設計,那樣的肖像照有另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衝擊。我們也可以看到,安妮萊柏維茲和被攝者的互動相當親切,她甚至能融入被攝者的生活,逐漸隱形其中;她能令被攝者放鬆,輕鬆地問:「我這樣想,你覺得呢?」
安妮萊柏維茲似乎有一顆較安東寇班更願意接近他人,或讓他人接近自己的心,因此他的攝影作品也多了一份柔軟。
安妮萊柏維茲似乎有一顆較安東寇班更願意接近他人,或讓他人接近自己的心,因此他的攝影作品也多了一份柔軟。
search "Annie Leibovitz photography" in Google Images |
然而,透過紀錄片,可以看見安東寇班和安妮萊柏維茲的性格雖然差距很大,作品也有各自的風格,卻同樣拍攝出精采的作品,這其實全然是因為他們在攝影上投注了時間與生命。安妮萊柏維茲說攝影師「就是透過鏡頭看生活」,事實上,攝影師也是透過自己的生活創造鏡頭。涉入他人的生活、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同時,仍保留距離與自我的,正是攝影師。
附帶一提,觀看和攝影師有關的紀錄片還有另一種福利,就是在大螢幕上欣賞他們的攝影作品。在《掌鏡》和《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中都有輪播攝影作品的部分,當影像出現在大螢幕上,與電腦上或書上有著不同的震撼,可看見許多值得凝視的細節,也更能享受每張攝影作品的氛圍。
相關評論:
《掌鏡》鏡頭背後的孤獨幻術師
《掌鏡》(Anton Corbijn Inside Out)- 鏡中鏡:當鏡外人變成鏡中人
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三十功名塵與土
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2006)
GREAT MOVIES ABOUT PHOTOGRAPH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