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滿認真追奧運,光是台灣選手參加的羽球、桌球、柔道、跆拳道、射箭、拳擊、舉重、游泳、射擊、輕艇、體操等,賽程列出來、一一找到直播並觀看比賽,一天就過了。
很多比賽不會只看台灣選手,多少會看到前後其他選手的較勁,例如看了幾場跆拳道、柔道、拳擊,漸漸可以發現就算都是某種對打,各項目的規則、得分機制、目標或戰略都相當不同。也經常因此「看不懂」,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得分或被判黃牌,不過我想這就是很好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一個運動項目。
不僅如此,找些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收看,可以認識更多。這次稍微看了輕艇、滑板、水球、擊劍、風帆、衝浪、公路自行車,都覺得好有意思,不時驚嘆:「原來是這樣比賽的啊!」「看起來好難!好厲害!」
當然許多時刻是想替台灣選手加油,像是剛剛看莊智淵比賽,緊張得心跳加速。我知道自己是因為稍微了解這些選手的故事,才更希望他們能夠取勝晉級,不過我相信每一位來到奧運的運動員都有很不簡單的經歷,其實看著運動員極其認真的表情,往往就會為之動容,無關乎他們來自什麼國家。
◆
同時,我心中有些疑問冒了出來。
例如楊勇緯因黃牌累積三張而被判輸時,看到很多網友直覺就是罵裁判爛,可是,如果我們不真的了解這項運動的規則和機制,如何去評論?
例如中國或韓國輸的時候,會有人說「贏中國/韓國就是爽」,讓我還在思忖人們如何將運動場上的勝負與國家間的恩怨緊密連結?
例如最近大眾似乎開始關心運動員的權益、有沒有受到政府或奧會的支持,我卻常汗顏自己平時又有多關心運動員?
例如這麼多運動項目,又延伸出各種比賽方式(單人/雙人/團體,或是不同距離、場地型態等),究竟人類為什麼會想出這麼多種比賽方式?
例如看著每位選手都為了取勝長年努力、拚盡全力,我總不禁反思自己怎麼看待勝負?又是否一定要擁有能為它拚搏、咬牙堅持下去的目標?
◆
「這就是勝負的世界。」女子柔道選手連珍羚是這麼說的。
想到教體育班國文那一年,有位學生曾寫他的夢想是參加奧運。說來渴望奪牌爭金,為的並非獎牌本身,運動員能夠這麼堅持一路求勝、求突破自己與他人,有時只是更單純的不想輸(就像《排球少年》的主角日向曾說:「不想輸需要理由嗎?」),更純粹的追求更高、更遠、更強大。
觀看奧運殿堂,即便有滿腹好奇和思考,不變與無礙的仍是在這個勝負的世界裡,欣賞每一位運動選手如何全身散發光芒,如何展現我們做不到而嘆為觀止的那些動作,以及他們感動、狂喜、得意、冷靜、落寞、懊悔、不甘心或更為複雜的神情。那是多麼的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